建议给宝宝母乳喂养一年

建议给宝宝母乳喂养一年

昨天一大早,家住杭州施家桥的楼奶奶,拿着媳妇给的VIP卡,风风火火赶到杭州凤起路上的贝因美婴童馆,为自己刚出生3个月的孙子买奶粉。可售货员却说,为了提倡母乳喂养,顾客购买0—6个月婴儿的配方奶粉,不能接受VIP卡的折扣(买其他段奶粉可打6.5折),只能按原价购买奶粉。

“我媳妇奶水少,本来就不够孩子吃,现在又要去上班,奶水更少了。而且年轻人为了保持身材,也不愿意再喂下去了。办卡的时候可没说明买低段奶粉不能打折。”楼奶奶不乐意了。

记者从省妇联了解到,自从三聚氰胺污染奶粉事件发生后,省卫生厅立即发动全省城乡3万名社区责任医生,对全省3岁以下婴幼儿的喂养史开展入户调查,并开展母乳喂养宣传。调查结果显示,在全省155万余名3岁以下婴幼儿中,人工喂养率为57.23%,母乳喂养率不到43%。也就是说,浙江有近六成的婴幼儿从未喝过母乳。

母乳喂养难道就这么难吗?是因为奶水不足?是因为工作辛苦?还是为了保持身材?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爱美爱自由

时髦妈妈选择奶粉

“80后”的华女士,在杭州曙光路上经营着一家规模不小的服装店。今年初,华小姐生下了“奥运宝宝”。为了减去因怀孕而增加的体重,尽快恢复苗条的身材,华女士生完宝宝一个月后,就给孩子断奶了,两个月后开始健身。

“干我们这行身材很重要的!如果母乳喂养,天天都吃一些蛋白含量高的食物,身材肯定要变形。要胖很容易,瘦下来可就难了,朋友之间经常要聚会,总不能胖得像个球一样,出去就没自信了。”华女士直言不讳地说:“现在婴儿配方奶粉和母乳很接近,我们还特别给宝宝买了进口奶粉,肯定能满足宝宝需要的营养成分,吃奶粉也是一样的。”

今年25岁的张华虽然才“升级”当妈妈,但压根没打算给妞妞喂奶。虽然父母、公婆及医生都劝她喂母乳,但她却坚决选择用奶粉。“我倒不是怕身材走样,毕竟还年轻,恢复比较快。只是我才毕业一年多,刚进入社会就结婚生孩子,还没好好享受生活呢。我看过资料,如果喂母乳,平均每三四个小时就得喂一次,半夜还得经常起来,这样就彻底‘吊’在孩子身上,一步都走不开。如果人工喂养,至少晚上、双休日和节假日可以让保姆和大人管,我和先生就能过过两人世界或和朋友出去玩了。”

工作压力大

上班后无力喂母乳

“单位里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如果长时间不在岗,等再上班时,哪里还有你的位置?没办法,只好提前断奶了。”现在社会中,有很多像张蓉蓉(化名)这样的妈妈。

张蓉蓉在杭州某媒体工作,生完宝宝3个月后,就回到了工作岗位。起初,她每天把母乳挤到奶瓶,装进随身携带的小冰箱,带回去给宝宝吃。可定时挤母乳非常麻烦,还要担心受到二次污染,也影响了正常工作。“我也知道母乳喂养比吃任何品牌的奶粉要好,可现在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很不容易,我的工作也比较特殊,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有时候跑出去采访了,根本没地方挤母乳,最后只好狠心给宝宝断奶了。”张蓉蓉不情愿地说。

现在很多正处于生育黄金期的职业女性,同时又处于事业的上升通道,加薪升职的压力也使得很多白领女性“自愿”放弃或缩短产假,尽早回到工作岗位。再加上一些企业的工作环境比较苛刻,使得新妈妈们坚持母乳喂养的难度大大提高。

喂奶方法不当

很多宝宝提早断奶

“为了有更多时间给宝宝喝母乳,我不惜辞职。可是奶水太少了,还没满月宝宝就饿得哇哇哭,出了月子就彻底人工喂养了。”家住城西的李女士懊恼地说。

李女士年初生下儿子,父母立即住到小两口家里,照顾产妇和小外孙。因为采用剖腹产方式,李女士术后身体较为虚弱。宝宝出生头几日,李女士尝试喂奶时,不知道该怎么抱宝宝。小家伙也不安分,一不小心就碰到李女士剖腹产的伤口,痛得她蜷成一团。老公看着心疼,就不让李女士继续喂奶了,暂时改用进口奶粉代替。

几天以后,李女士的出奶量渐渐减少了,即使拿鲫鱼汤当开水喝,奶水还是不够宝宝喝。“小家伙每天半夜都要哭闹好一阵,刚开始我们还不知道原因,后来补充喂了奶粉,他就乖乖睡觉了,原来是没吃饱。后来老公索性要求我断奶,直接改用奶粉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