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助按摩给宝宝泻肝火
中医的理论以及思维贯穿一个“平”字,平则安达,不平则疾发。宝宝的肝火旺,除了可以通过饮食调理之外,家长也可通过按摩引导,帮助宝宝将肝火之邪排出体外。
步骤一 补脾经
1. 脾土穴(又名脾经,脾穴)
(1)部位:在拇指桡侧缘(赤白肉际处)从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是穴(图1)或拇指螺纹面点点状是穴。
(2)操作:补法
补法:1)将幼儿拇指屈曲,从指尖向指根方向(向心性以下同)推5分钟。(施行补法时,幼儿拇指伸直向上推示可)。
2)旋推幼儿拇指螺纹面5分钟。
(3)功用:可促使肝火外泄,内毒外发;同时可补虚扶弱,健脾进食。
步骤二 清心经
1. 心火穴(又名心经,心穴)
(1)部位:中指掌面从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状是穴或中指螺纹面成点状是穴或中指末节横纹正中成点状是穴。
(2)操作:泻法
泻法 从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5分钟。
(3)功用:清心肝之火,镇惊安神,清热凉血。
步骤三 推三关
1. 三关穴(又名大三关,上三关)
(1)部位:前臂桡侧缘,即以拇指根部,经列缺至曲池,成一直线是穴 。
(2)操作:推法
推法 从拇指根至曲池单方向直推5分钟。
(3)功用:引内热外发,熏蒸汗出。
步骤四 逆时针摩腹
(1)部位:整个腹腹体表部位。该部不是穴位而是部位。
(2)操作:摩法
摩法 用全手掌施摩满腹或绕脐左右来回施摩之10分钟。
(3)功用:顺气和血,滋补胃肠
步骤五 捏脊
(1)部位:即为脊柱骨,大椎穴至命门血棘突下凹中或龟尾穴,成一直线状是穴。
(2)操作:捏脊
捏脊 从龟尾开始自下而上至大椎穴7遍
(3)功用:泻火退热,定经活络
步骤一 补脾经
1. 脾土穴(又名脾经,脾穴)
(1)部位:在拇指桡侧缘(赤白肉际处)从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是穴(图1)或拇指螺纹面点点状是穴。
(2)操作:补法
补法:1)将幼儿拇指屈曲,从指尖向指根方向(向心性以下同)推5分钟。(施行补法时,幼儿拇指伸直向上推示可)。
2)旋推幼儿拇指螺纹面5分钟。
(3)功用:可促使肝火外泄,内毒外发;同时可补虚扶弱,健脾进食。
步骤二 清心经
1. 心火穴(又名心经,心穴)
(1)部位:中指掌面从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状是穴或中指螺纹面成点状是穴或中指末节横纹正中成点状是穴。
(2)操作:泻法
泻法 从指根向指尖方向直推5分钟。
(3)功用:清心肝之火,镇惊安神,清热凉血。
步骤三 推三关
1. 三关穴(又名大三关,上三关)
(1)部位:前臂桡侧缘,即以拇指根部,经列缺至曲池,成一直线是穴 。
(2)操作:推法
推法 从拇指根至曲池单方向直推5分钟。
(3)功用:引内热外发,熏蒸汗出。
步骤四 逆时针摩腹
(1)部位:整个腹腹体表部位。该部不是穴位而是部位。
(2)操作:摩法
摩法 用全手掌施摩满腹或绕脐左右来回施摩之10分钟。
(3)功用:顺气和血,滋补胃肠
步骤五 捏脊
(1)部位:即为脊柱骨,大椎穴至命门血棘突下凹中或龟尾穴,成一直线状是穴。
(2)操作:捏脊
捏脊 从龟尾开始自下而上至大椎穴7遍
(3)功用:泻火退热,定经活络
相关文章
-
怎样给婴幼儿按摩啊其实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在出生的时候身体也是非常虚弱的,这个时候就应该要多注意,经常去给孩子做一些按摩之类的,也是非常不错
-
如何预防宝宝红屁股呢平时一些妈妈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会出现红屁股的现象,这可能是,身体出现了各种并发症所以当孩子出现红屁股的时候,妈妈应该进
-
抚摸宝宝好处多 学学抚摸的技巧抚摸宝宝有很多的好处,可以安抚宝宝烦躁的情绪,可以增进亲子关系,可以让宝宝找到安全感。抚摸宝宝的好处很多,但是怎么进行正
-
给宝宝搓擦手脚好处多 健脑益智防疾病我们都希望小宝宝们健康快乐的成长,冬季时节小宝宝们容易生病,我们要注意做好日常的保养。那么怎么保证宝宝的健康呢?育儿专家
-
家庭保健之小儿推拿手法大全家庭保健是一个很好的保健方式,对于小宝宝们来说,爸妈们也可以尝试家庭保健的推拿手法,可以增强宝宝的抵抗力,有助于宝宝的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