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重度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作

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重度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作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有40多年吸烟史,长期咳嗽、咳痰,未就诊,3天前受凉症状加重,继发口唇发绀、进食后腹胀及恶心,结合检查确诊为重度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住院采用了低流量吸氧+注射用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抗感染+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化痰+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粉吸入剂维持治疗的方案治疗,治疗效果比较好。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78岁

【疾病类型】重度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就诊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0/4/22

【治疗方案】低流量吸氧+注射用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抗感染+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化痰+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粉吸入剂维持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20天,3个月内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病情得到较好的控制,身体逐渐恢复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一位78岁的男性,他的家属说,患者有40多年的吸烟史,长期咳嗽、咳痰,但是症状较轻,近4年咳嗽次数增多,近2年活动后明显气促,以为是年纪较大,吸烟多了,未就诊。3天前患者夜间受凉,咳嗽、咳痰加重,继发口唇发绀,进食后出现腹胀、恶心,家属吓到了,所以直接送来了我院。
我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的缺氧严重,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湿性啰音,球结膜充血水肿,是某些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表现,随即与家属商量,直接收入我院完善相关检查,再对症治疗。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立刻于床前行心电监测,给予低流量吸氧,随后完善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其中血常规提示有细菌感染,肝功能显示重度混合性肺通气障碍,而超声心动图提示肺动脉高压为中度,其他项目暂无明显异常,结合症状表现,最终确诊为重度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由于患者的病情处于急性发展期,住院前几日我先给他静脉滴注注射用舒巴坦钠-头孢哌酮钠抗感染;使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属于支气管扩张药,可以缓解气促;给予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化痰,该药物适用于大量浓稠痰液或者长期咳痰的患者;雾化结束后,长期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粉吸入剂,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减少气促,并维持稳定肺功能。

三、治疗效果
患者入院治疗的第3天,食欲得到一定的提高,进食后腹胀、恶心的症状得到改善,可以慢慢进食流质软食了。随后咳嗽、活动后明显气促、咳痰的症状慢慢减轻了,唇色逐渐恢复正常,但是雾化用的药物比较强力,不能长期使用,病情稳定后我们基本听力雾化。快出院时,患者的各种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肺功能,重度混合性肺通气障碍得到控制,其他指标暂无异常表现。患者出院当天,精神状态恢复正常,后期复查恢复良好。
四、注意事项
但是病情稳定不代表患者完全恢复,该病由来已久,加上患者年纪较大,我感到很担心,出院时还嘱咐注意日常调理,比如以下几点:
1.注意改变生活习惯,多喝温开水,可以湿润咽喉和肺部,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严格戒烟,患者的身体素质已经逐渐下降,肺部和心脏功能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和退化。
2.天气变化或者换季时要注意身体的保暖,预防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否则容易加重病情。
3.出院后仍处于巩固期,患者需要继续使用药物治疗和预防,还应该定期回我院复查。
五、个人感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指肺动脉压力增高,使右心室扩张引起的疾病,急性期以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为主要特征,不及时控制病情容易造成严重的器脏损伤。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多发于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疾病史或者长期吸烟史的中老年人,比如该病例的患者,病情已经比较严重,我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球结膜充血水肿时,心里一惊,就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整个治疗过程中我都比较担心,好在最终治疗效果比较好,治疗过程患者也比较配合,希望其他患者可以及时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