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结肠息肉不可怕,手术治疗战胜它

结肠息肉不可怕,手术治疗战胜它

曹键副主任医师

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连续三个月出现腹泻症状,导致身体虚弱乏力,自行服用益生菌后,未见好转,遂前来就诊。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诊断为结肠息肉。患者住院进行肠镜下息肉摘除术,病理组织活检为良性的管状腺瘤。术后患者恢复较好,无腹痛,无血便,无术后并发症。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48岁

【疾病类型】结肠息肉

【就诊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19/5/12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肠镜下息肉摘除术)+药物治疗(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注射用头孢西丁钠、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6天,一年内门诊随诊

【治疗效果】切除结肠息肉,术后无腹痛,无血便


一、初次面诊
患者三个月前跟家人朋友聚了几餐后,连着几天出现腹泻症状,有时候一天三、四次,刚开始以为吃坏了肚子,便没在意,之后逐渐变成了长期腹泻,一天到晚都在往厕所跑。患者自己服用了益生菌,但仍没有好转,遂前来就诊。被腹泻折磨了三个月,患者身体较虚弱,走路乏力。经询问得知,患者腹泻伴有肛门坠胀感,无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查体时,患者精神尚可,体态呈进行性消瘦,腹部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曲张,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肌软,无压痛、反跳痛。肛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肠镜检查:乙状结肠见多个大小约0.3-0.6cm的扁平隆起,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我初步诊断为结肠息肉。

二、治疗经过
我向患者解释病情,结肠息肉分为腺瘤性、炎性、增生性等多种,容易成为肠癌的癌前病变,建议及时进行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患者了解后,才意识到严重性,同意住院治疗。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心电图、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均正常,排除手术禁忌。次日在静脉麻醉下行肠镜下息肉摘除术,手术无明显出血,手术顺利,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术后第一天给予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止血、注射用头孢西丁钠预防感染,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补充体液。病理检查结果为管状腺瘤,无需补充手术。
三、治疗效果
术后患者可以吃少量清淡的流质饮食,术后观察无腹痛,无血便,无腹膜刺激症状等发生,排查术后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进食后无腹痛、腹泻等情况发生。告诉患者管状腺瘤为良性肿瘤,属于癌前病变,切除后一般不会转移。患者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下,多次向我表达感谢。术后第5天,患者身体基本恢复,一般情况良好,无并发症,给予出院。
四、注意事项
看到患者恢复健康,我也感到非常欣慰,又叮嘱患者以下注意事项:
1.术后一周以内流质饮食为主,一周后可进食半流质食物,但要避免进食生冷的食物,如长时间放置的偏冷的面条、牛奶、蛋汤等。
2.身体完全恢复后也要注意饮食,不能吃辛、辣、臭、腥等刺激性食物,补充多种营养物质。
3.戒烟戒酒,吸烟、过量饮酒都会增加结肠息肉和结肠癌的风险。
4.适当运动,增强体质,保持健康体重。
5.正确认识疾病,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紧张、焦虑的情绪。
6.半年复查一次,如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五、个人感悟
结肠息肉就像埋藏在身体里的“炸弹”一样,很可能发生癌变。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尽早摘除息肉是防止癌变的最有效手段。随着新技术的开展和消化内镜的普及,目前有多种手术治疗方法,可以根据患者的息肉数量、大小、部位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果术后病理检查提示为癌,需进一步进行手术治疗和放化疗。该患者较为幸运,虽然多发息肉,但仅为癌前病变,切除后一般不会对患者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