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总是心悸、乏力,需警惕心律失常

总是心悸、乏力,需警惕心律失常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是一位54岁的女性,1周前出现阵发性心悸气短,乏力,发作时自服速效救心丸,症状未缓解,几天前症状加重。结合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诊断为心律失常。与患者沟通后,进行药物治疗,用药盐酸普罗帕酮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参麦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54岁

【疾病类型】心律失常

【就诊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0/4/11

【治疗方案】盐酸普罗帕酮片+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参麦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

【治疗周期】用药12天,定期复查

【治疗效果】患者症状基本消失,治疗效果较好


一、初次面诊
今天我正在打电话的时候,突然诊室的门被推开了,一位54岁的女性患者面色苍白地走了进来,额头还有几滴汗珠,我连忙上前搀扶她坐下。患者说自己是个农民,1周前下地干活的时候突然感觉心悸气短,乏力,就马上回家吃了速效救心丸,但是没什么效果,而且几天前感觉越来越严重,老是心悸、乏力。听完患者自述,我怀疑是心律失常,于是进行体格检查,患者体温36.6℃,脉搏7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60/90mmHg,神清语明,应答切题,发育正常,查体合作。然后又安排其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窦性心律,频发室性早搏。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初步判定患者是频发室性早搏,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

二、治疗经过
有了诊断结果后,我向患者交代了病情,并且通知患者家属。等到患者家属赶到医院后,结合患者的病情,我与患者及其家属开始沟通治疗方案。因为患者心悸症状不是特别明显,所以选择药物治疗。患者及其家属经过一番讨论后同意用药,于是予以盐酸普罗帕酮片抗心律失常,予以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并且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稳定斑块。除了口服药,还对患者静脉点滴参麦注射液起到调理作用,静脉点滴苦碟子注射液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
三、治疗效果
治疗期间患者积极配合,按照我的嘱咐按时用药。治疗12天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心悸、乏力、气短症状消失,而且没有出现夜间胸闷、胸痛、憋醒等不适症状。给患者复查时,显示结果良好,患者说自己这几天精神很好,吃得好睡得香,看来患者恢复得很好。于是我通知患者家属,可以接患者出院了,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效果都非常满意。
四、注意事项
虽然患者身体逐渐恢复了,但我还是担心患者回家后不注意日常护理,导致疾病复发,于是叮嘱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以下事项:
1.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有利于身体健康。
2.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剧烈运动,可以适当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3.放松心情,不要过于担心,不要经常情绪波动,患者家属应该避免与患者争吵,以免导致患者情绪激动。
4.如果有不适症状,及时就诊。
五、个人感悟
患者出院时一直在不停地说谢谢,我连忙摆手,表示这是一个医生的职责所在,是我应该做的,患者能恢复健康我也很开心。可能还有一部分人不太了解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引起的心跳不规则、过快或过慢等症状的总称,典型症状有心悸、乏力等。这次诊治的患者是频发室性早搏,属于心律失常的一种,可能是平时过度劳累诱发的。如果出现心悸、乏力等症状,应该引起重视,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