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动障碍?语言障碍?不能忽视脑瘫

行动障碍?语言障碍?不能忽视脑瘫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因发育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宝宝,出现行动障碍和语言障碍的表现,家长不明白是什么原因,遂来我院检查,经综合分析的诊断结果为脑瘫,最终采取康复训练和针灸相结合的治疗方案,让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好转,降低了该疾病对日常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2岁

【疾病类型】脑瘫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19/4/1

【治疗方案】康复训练+针灸

【治疗周期】2年康复训练,长期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病情已得到控制,日常活动明显好转


一、初次面诊
这名患者2岁,没有遗传病史,经了解接种疫苗情况不明确,其次在宝宝出生时黄疸反应特别明显,但是没有前往医院检查具体的黄疸数值。后来家长发现,宝宝在1岁半时才开始会爬,勉强能坐,也不会说话,连很基础的“爸爸”或“妈妈”也不会,但没有其他不适症状表现,可是别的同龄小朋友都会走路和讲话了,家长越来越感觉这个情况不对,所以带宝宝来我院检查,便于及时治疗,以免影响宝宝后续正常的生长发育。通过家长的描述和我对宝宝的体格检查,肌张力程度较高,偶尔见吸吮反射和握持反射这类原始反射,总结出宝宝相较于同龄儿童,的确有较为明显的活动障碍、语言障碍的表现,我猜想可能是脑瘫的表现,因此让宝宝进行了核磁共振的检查,有脑白质病变的表现,最终结合分析确诊为脑瘫。


二、治疗经过
家长很担心宝宝的这种异常情况对宝宝以后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进而就可能影响一辈子。我非常能理解家长的心情,同家长商议采取康复训练和针灸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对宝宝的神经修复以及活动障碍、语言障碍都可起到辅助改善的作用,但是康复训练需通过我的指导,让家长了解怎么实行,再辛苦家长在家多花时间辅助宝宝进行训练,家长为了宝宝的异常情况尽快得到改善,配合度非常高。所以在初次面诊后,家长除了定期带宝宝来我院进行针灸,还在家同时和宝宝进行下肢活动能力控制训练以及口部的呼吸运动训练、构音训练。
三、治疗效果
宝宝经过大约两年的康复训练和针灸后,通过对宝宝的整体评估,了解到宝宝虽然在精细运动还有一定的区别,但是整体的活动力和语言水平有了明显改善,在日常活动方面与同龄宝宝已经几乎没有差别,可以有正常的社交活动,只是左下肢的肌肉力量还需继续加强,所以还需家长继续帮助宝宝做康复训练,家长看到宝宝的病情逐渐好转,觉得自己的辛苦总算是没白费,也对我表示了感谢。
四、注意事项
因为脑瘫是病程较长的一种疾病,所以宝宝现在的病情虽然已经明显好转,但是为避免脑瘫后续发展还对宝宝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建议家长注意以下事项:
1.多加留意宝宝的运动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2.平时注意膳食结构均衡,避免宝宝挑食,注重营养元素均衡摄入。
3.让宝宝保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脑部神经更好地修复和发育。
4.多加留意宝宝的情绪变化,尽量让宝宝保持情绪稳定。
5.在宝宝身体情况异常时,及时带宝宝来找我复查,以免延误时间,加重病情。
五、个人感悟
脑瘫也就是脑性瘫痪,主要是在胎儿或新生儿时期,因非进行性损伤导致脑部受损而引起的。因为部分家长初期对危险因素没有引起重视或不知道这属于危险因素,就可能导致宝宝后续患有脑瘫,其实若早期进行干预,就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这种后果。因此在宝宝出生后,建议家长注意多加观察宝宝的动态表现,若情况异常时,需及时前往医院检查和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