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期受累,容易导致局部肌筋膜炎

长期受累,容易导致局部肌筋膜炎

王宇鸣副主任医师

骨外科中日友好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在家长期务农,出现腿部肌肉疼痛的症状,活动时症状有所加重,前来医院检查。对患者进行了体格检查、血清肌酸激酶检查、磁共振检查,初步诊断为肌筋膜炎。随后,对患者行小针刀疗法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后,患者腿部肌肉疼痛的症状有所缓解,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50岁

【疾病类型】肌筋膜炎

【就诊医院】中日友好医院

【就诊时间】2021/5/9

【治疗方案】小针刀疗法

【治疗周期】当天治疗,定期复查

【治疗效果】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有所缓解


一、初次面诊
一个下午,一位女性患者戴着口罩,穿着长袖、长裤来到诊室就诊。经过与患者的沟通,我了解到患者长期在家务农,之前就出现腿部肌肉疼痛的症状,这种症状尤其在活动时会有所加剧。最近到了农忙时节,患者连续在地里忙碌几天后,局部疼痛越发明显,所以前来医院检查,想了解具体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身体不适。听完患者的话,我怀疑患者的症状主要与慢性劳损、肌筋膜炎有关。日常生活中,如果身体的某一部位长时间过度用力,通常会使局部的肌肉、筋膜、关节、韧带等组织受到一定损伤,从而导致慢性劳损,出现局部疼痛的症状,并且这种疼痛的症状尤其会在过度劳累、阴雨天时节有所加重。而肌筋膜炎的出现,往往与慢性劳损也有一定关系,当局部出现慢性劳损时,局部的筋膜、肌肉受到一定损伤,可能会发生纤维化改变,使得局部的软组织处于一种高张力的状态,进而导致微小撕裂性损伤的出现,并且对局部的末稍神经以及毛细血管造成一定挤压,从而出现局部肌肉疼痛的症状。此外,局部出现慢性感染、受到寒冷或冰凉刺激后、外伤、长期处于单一的特定姿势、过度劳累、长期进行重体力劳动、体质较弱、机体免疫力较差、脊柱退行性疾病、高尿酸血症、睡眠障碍、甲状腺功能低下等情况,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导致肌筋膜炎的出现。
二、治疗经过
为了明确诊断,我对患者进行了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的腿部肌肉明显压痛,血清肌酸激酶检查显示血清肌酸激酶水平轻度升高,磁共振检查提示局部肌筋膜受累,可见明显的炎性浸润。结合症状及检查结果,明确了肌筋膜炎的诊断。听到诊断结果后,患者询问我应当如何治疗,对此,我建议行小针刀疗法,这种方式的治疗效果相对理想。得到患者的同意和排除禁忌症后,我便用针刀在需要治疗的部位刺入,进达病变处,对炎性、粘连组织进行松解、剥离等处理,从而治疗的效果。

三、治疗效果
小针刀疗法进行得较为顺利,期间患者并未出现异常情况。而且这种治疗方式切口比较小,不需要进行缝合,不易引起感染。患者局部的切口出血较少,无明显肿胀、发红、疼痛等炎性症状。经过治疗后,当患者再次来医院复查时,自诉腿部肌肉疼痛的症状有所缓解,我对患者进行的体格检查、磁共振检查无明显异常。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
四、注意事项
看着患者的身体逐渐恢复,我也为其感到开心。在患者即将离开医院前,我也提醒患者回家后需要做好相关的注意事项。
1.生活中需要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姿势,不宜重体力劳动,还应当避免长期使用一种姿势,否则容易造成肌肉劳损。
2.应当定期来医院进行复查,从而帮助了解疾病的好转情况,如果恢复期间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3.饮食方面应当营养均衡,可以适当补充鸡蛋、鸭蛋、牛肉、鱼、虾、豆腐、豆皮等含钙丰富的食物。
五、个人感悟
实际上,这位患者出现的肌筋膜炎,是一种筋膜与肌肉的无菌性炎症反应,临床上也较为常见。一般又被称之为腰背筋膜疼痛症候群、腰背肌损伤等。关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手段,除了对这位患者使用的小针刀疗法外,按摩、针灸、红外线疗法等方式也能有效帮助患者缓解不适症状。看着患者能在经过治疗后身体逐渐好转,也是我作为医生感到的幸福与满足。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