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不小心患上糖尿病、Ⅲ型冷球蛋白血症?正确用药是关键

不小心患上糖尿病、Ⅲ型冷球蛋白血症?正确用药是关键

欧晋平副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最近两个月,患者出现了多尿、乏力、双下肢麻木、睡眠质量下降的情况,以为是体质差造成的,没有太过在意,但是最近又出现了胸闷、呼吸困难的症状,于是来我院就诊。我给患者完善了相关检查,诊断患者为糖尿病、Ⅲ型冷球蛋白血症,然后给其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身体逐渐恢复。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62岁

【疾病类型】糖尿病、Ⅲ型冷球蛋白血症

【就诊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19/3/19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甲泼尼龙片、注射用环磷酰胺、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

【治疗周期】20天

【治疗效果】多尿、乏力、双下肢麻木、睡眠质量下降、胸闷、呼吸困难的症状得到改善


一、初次面诊
患者的年龄较大,在家属的陪伴下来到我的诊室,能看出他的状态不是很好。根据患者的讲诉以及家属的补充,我了解到患者近两个月出现多尿、乏力、双下肢麻木的症状,还伴随睡眠质量差的情况,刚开始以为是体质差造成的,就没有太过在意,直到最近还出现了胸闷、呼吸困难的症状,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于是来我院就诊。
据悉,患者还有3年糖尿病史,治疗期间未按时服用药物。首先我给患者进行查体,体温、心率未见明显异常,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双下肢肌力3级,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然后我让患者入院完善相关检查,抽取静脉血进行化验后,提示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均高于正常值;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血红蛋白量降低,血小板减少;冷球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成分分析:IgG、IgA、IgM都为多克隆性;血培养、尿培养、巨细胞病毒等感染指标检查均未见异常;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左室射血分数39.7%,左室对称性肥厚,左室舒张功能异常(Ⅱ级),主动脉瓣轻度反流,二尖瓣轻度反流,三尖瓣轻度反流;CT检查结果显示双肺弥漫间质性病变,伴肺气肿(混合型),不排除结缔组织病继发改变可能;免疫电镜检查结果显示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中至重度增生、节段性插入,系膜区、内皮下及节段性上皮下电子致密物沉积,系膜区可见有序排列的纤维样结构弥漫分布,上皮足突大部分融合。根据患者的相关症状以及检查结果,考虑患者为糖尿病、Ⅲ型冷球蛋白血症。

二、治疗经过
明确患者的具体病因后,我把诊断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由于此病较为复杂,所以我详细地给他们解释了一番,他们听完我的解释后,稍微明白了一些,然后出于对我的信任,希望我能够尽快为患者进行治疗。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我决定给其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这样能够有效控制病情。
首先我给患者使用的是甲泼尼龙片,这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以及免疫抑制的效果,对改善病情有一定好处;然后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患者使用注射用环磷酰胺,其作用机制与氮芥相似,与DNA发生交叉联结,抑制DNA的合成,也可干扰RNA的功能,能够改善胸闷、呼吸困难的症状。此外,患者还存在糖尿病的情况,所以我让其坚持服用二甲双胍格列吡嗪片、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能够有效控制血糖。
三、治疗效果
这次生病后,患者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在住院期间,比较配合治疗,家属也一直陪伴在患者身体,给患者增加对抗疾病的自信。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患者多尿、乏力、双下肢麻木的症状得到改善,睡眠质量有所提升,胸闷、呼吸困难的情况也得到缓解,身体逐渐恢复正常,病情得到控制。看着患者的状态一天天变好,我感到很高兴,患者及家属也向我表达了感谢之情。
四、注意事项
看着患者的病情逐渐得到控制,我很为他感到高兴,同时我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仍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规律的作息,同时还可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做广播体操、打太极拳等,有利于增强体质,还能够增强抵抗力。
2.患者应该保持饮食清淡,适量吃营养丰富的食物,同时还要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芥末、韭菜、辣椒等,以免给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3.患者需要树立对抗疾病的信心,远离负面情绪,同时还需要避免情绪起伏过大。
五、个人感悟
冷球蛋白是指温度低于30摄氏度时易自发形成沉淀,加温后又可溶解的免疫球蛋白,当血液中含有冷球蛋白时,便称为冷球蛋白血症。此患者存在糖尿病史,在治疗期间未按医嘱服用控糖药物,导致疾病复发,同时还出现冷球蛋白血症,引发了一系列症状,但其及时接受治疗,积极对抗疾病,使得病情得到控制。作为一名医生,我希望大家能够提高健康意识,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