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患急性胃肠炎,药物治疗是关键

儿童患急性胃肠炎,药物治疗是关键

黄玉红主任医师

内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儿出现了腹泻的情况,家长通过药物治疗无果后才带到医院进行检查。根据患儿表现的症状、查体结果以及血常规检查结果综合判断为急性胃肠炎。经过蒙脱石散、注射用头孢他啶药物进行治疗的同时,也做好相关护理,系统治疗五天以后患儿热退、大便无粘液,精神状态、食欲逐渐恢复。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3岁

【疾病类型】急性胃肠炎

【就诊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0/8/23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蒙脱石散、注射用头孢他啶)+日常护理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5天,半月后复查

【治疗效果】患儿热退、大便无粘液,精神食欲好转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一名三岁的小女孩,来的时候是被她的妈妈抱着进医院的,我见孩子精神状态不佳,神色萎靡便急忙询问发生了什么事。经过与患者家属的一番沟通后我对患者情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原来在两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次数达4-5次/日,大便外观呈黄色糊状便,并且伴有粘液,同时出现发热。家长给予患者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以及相关退烧药后症状未缓解,为寻求治疗来到我院。我对患者进行了查体体温为38.1℃,精神不佳,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另行血常规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10.92×10^9/L,中性粒细胞73.2%,淋巴细胞19.8%,红细胞4.8×10^12/L,血红蛋白131g/L,血小板211×10^9/L;C反应蛋白:14.2mg/L。结合患者病症综合诊断为急性肠胃炎。

二、治疗经过
确定病情以后,我将患者的情况告知家属,并说明可以采取药物治疗为主,一般护理为辅的原则。患者同意我的治疗方案并表示一定积极地配合。首先以物理方法进行退热,另血常规提示中性粒细胞升高,CRP升高,因此急性肠胃炎为细菌感染所致,给予注射用头孢他啶进行抗感染治疗给予蒙脱石散灌肠起到吸附肠道毒素,保护胃肠黏膜的作用。考虑到患者为儿童,脏腑柔嫩,肌肤薄弱,容易因外界温度改变损伤脾胃。因此邀中医科医师给予中药贴敷神阙穴达到调理脾胃、涩肠止泻的作用。另外叮嘱患者在这段时间以流质进行喂食,保护患儿胃肠。
三、治疗效果
采取上述方案治疗2天以后患儿发热的情况得到一定的改善,腹泻症状减轻,由入院前每天4-5次,降至3次,精神以及食欲好转。表明上述方案治疗有效,继续采取上述方案治疗五天以后,患儿家长表述患儿已无发热情况,大便次数以及状态比较正常。因此患儿家属申请出院。我对患儿进行了查体,体温为36.7℃,表明体温已恢复正常。另大便未出现粘液状,精神食欲好。因此准予出院,半月后复查未出现其他不适情况。
四、注意事项
患者出院以后,为保证患儿恢复良好,不再出现急性肠胃炎复发的情况,我特意叮嘱患儿家属要做好以下几点:
1.在平时饮食上要对患儿做好忌口工作,小儿腹泻时要避免吃生冷、辛辣、高脂类食物、也不要吃粗纤维多的食物,要给患儿做好补水工作以防脱水。
2.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暂无生活自理能力,并且患儿身体抵抗力较差,因此家长要注意对患儿做好保暖工作,谨防由于温度的降低导致患儿出现感冒,引起急性肠胃炎的复发。
3.患儿一旦出现任何不适,要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五、个人感悟
急性胃肠炎又称为感染性腹泻,是指细菌、病毒、寄生虫和真菌等病原体肠道感染引起的腹泻。而儿童先天脾胃娇弱,比较容易出现急性肠胃炎。在生活中,儿童一旦出现任何不适都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本文中的患儿刚出现腹泻情况时,患儿家长只是用了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但效果并不明显。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可取的,不仅耽搁了最佳的治疗时机,还延长了患儿身体不舒服的时间。
急性胃肠炎在临床上也是比较常见的,多会出现腹泻、腹胀、大便有黏液。确诊相对比较容易,大多可以采取药物对症治疗且预后良好。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