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肠道微生物能够保护大脑免受中风的风险

肠道微生物能够保护大脑免受中风的风险

  最近的研究表明我们肠道内的微生物对我们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影响着我们的胃口以及我们的思想。

  如今,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能够保护我们的大脑不受损伤。小鼠试验证明,一类特殊的肠道微生物的存在能够降低我们患中风的风险。

  “我们的试验表明大脑与肠道存在一种新的联系”,来自康奈尔大学脑科学研究所的神经学家Josef Anrather说道:“这种肠道微生物能够调节中风的发病风险,这将改变医学界对于中风的一贯见解”。

  Anrather等人设置了两组小鼠,一组利用抗生素处理,清除其肠道内的微生物,另一组作为对照。两星期以后,科学家们向两组小鼠同时进行了缺血性中风的诱导(即通过堵塞通向大脑的血管,致使脑部缺氧)。

  在实验中,接受抗生素处理的小鼠中风症状的严重程度仅仅是对照组的40%。

  然而,研究者们并不清楚内部的机制。他们认为改变肠道的微生物环境很可能会改变免疫细胞的活性,从而保护大脑免受炎症反应与其它负面效应的影响。这反过来能够保护大脑降低中风的症状。

  虽然现在并不能保证这一结果同样适用于*,但确实是未来临床治疗的一个新方向。目前最大的疑问是,究竟哪一类微生物成分能够起到调节免疫系统,保护大脑不受损伤的作用。

  这一结果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该文章的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并不会与大脑进行直接的化学作用,而是通过某种方式影响了免疫细胞从而促进神经细胞的存活。

  如果科学家们能够理解其中的机制,并且能够证明该机制同样适用于*,这将直接导致针对中风症状的微生物干预疗法的实现,甚至特定的饮食计划也能够起到保护大脑的作用。

  “食物保健比药物治疗更容易实现”,Anrather说到:“不过现在说起来还为时过早”。

  流感肆虐,继某医院急诊量创新高后,某医院急诊连日来也被挤爆。因流感高峰,昨日,医院急诊科一天门诊量1100多人,急诊量翻了1倍,一名急诊科医生一晚上接诊了178名患者。

  流感高发 一个医生一晚接诊178名患者

  深圳本月以来,已经连续三周流感指数为Ⅰ级(极易发生),提示近期深圳流感病人急剧增多,流行强度极高。各医院就诊的流感患者明显增多,某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周启棣称,一个多月以来,该院的急诊量一直居高不下,近日的日急诊量一直维持在1000多人次,相当于平时的2倍,大多数是呼吸道疾病等轻症。

  由于该院平时的日急诊量一般是500~600人次,现在翻番后,医护人员明显吃不消,好多医生、护士都是带病工作,十分辛苦。一个医生看80~90名患者,压力很大,仍不能缓解长时间候诊情况。

  周启棣表示,在患者人数过多的情况下,不仅患者等候的时间更长,普通患者一般需要2~3小时,而且每个患者就诊的时间也得不到保证。“我们的医生一般一天看50~60个病人,现在一般都要看100多个,最多的一晚上要看178个,这种情况下,医生压力大。”

  提醒:轻症患者最好就近就诊

  据了解,从某医院急诊科接诊情况看,在就诊的患者里,七成都是轻症,有一部分还是从龙华、龙岗等较远地方过来的患者,还有的患者自己先在社康中心开了药,吃了一两天没见好转又来医院的。周启棣提醒,普通感冒和流感都有一个过程,口服药物一般需要3~5天才见效,不用过度恐慌。

  医院呼吁,轻症患者最好就近就诊,社康中心、基层医院都有能力治疗普通感冒、发烧等疾病,普通疾病没必要到三级三甲医院扎堆就医。此外,建议市民学会一些常见病的居家护理知识。

  如何应对突如其来的流感?

  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说,普通感冒或轻者流感,多数仅给予对症治疗即可自愈,但少数可发展为重症,最常见的流感重症是并发肺炎、塑形支气管炎、神经系统受累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何医生建议,在孩子感冒期间,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体温、精神状态、面色、呼吸状态、手足是否温暖等,如有异常,要及时就医。

  2016年3月30日至4月5日深圳市流感指数

  2016年3月30至4月5日,深圳市流感指数为Ⅰ级(极易发生),未来一周本市流感流行强度极高,流感病例急剧增多,提醒市民,在流感指数II级预防建议的基础上:

  1、集体单位内出现多例流感病例,建议流感病人停课或停工,应配戴口罩,避免接触他人,及时就医;

  2、集体单位出现多例流感病例,应及时做好消毒工作,防止病原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