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调查女童输血染艾滋需有“切肤之痛”

调查女童输血染艾滋需有“切肤之痛”

  新闻引子

  福建一名5岁的女童毛毛疑因在医院手术输血感染艾滋。数月后毛毛妈妈得到的答复还是“调查复杂,还需论证”,在被质疑“效率低”后,负责协调调查的人士很“委屈”:那你来做我的工作吧。

  在舆论的强烈关注下,福建省卫计委主导迅速成立调查组,可谓是对这起事件的一个积极回应。事实上,假如毛毛是因输血而感染上艾滋病的,调查起来也不是那么复杂。正如福建省卫计委医政处处长强调说“血液中心采集、检测、制备过程规范,各项记录完整且可以实现有效追溯。”既然如此,从去年11月份就成立了调查组,也允诺去年年底给出结果。按理说,卫计委主导调查组应该言而有信,给出具有说服力的事实真相,就算是调查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和阻力,最起码也应该给毛毛的父母一个详细的解释。

  孩子母亲急切想了解缘由时,却得到一句冷冰冰的话语。在“那你来做我的工作吧”的回答中,丝毫看不出那位负责协调调查的卫计委官员有人文关怀,暴露出的是权力姿态傲慢,颐指气使。一个最朴素的逻辑是,作为具有专业知识的官员,又是调查组的成员,具体的调查工作本就是自己职责所在,怎可以这般说如此有失身份的话。

  平心而论,官员也是人,也会有说错话的时候。但面对悲情时,怎能不顾这位急切渴望结果的母亲的内心感受。我们常说,言由心生,情由感发。一些官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很有可能就是这么对待普通人的,这种态度无疑是“有权任性”的发作,它无视人们最朴素的情感,背离的还不光是为官的伦理。

  一个本该不算特别复杂的事件,为何历经了两个多月之久依然扑朔迷离?其缘由一方面想必从那位协调调查人士的“雷语”中可见一斑——不作为、慢作为,罔顾当事人的情感。另一方面,真相的背后是否掩藏着巨大的利益勾连,戳到医疗体制的病症?

  一个雪上加霜孩子的母亲在等待信服的结果,无数的人也同样期盼着事实真相。这一切的背后,首先要求相关主管部门拿出诚意和“切肤之痛”的态度来。

  近日,河南新乡奶农用鲜牛奶浇麦地的新闻充斥各大网站头条,但河南商报记者核实发现,虽然鲜牛奶出现滞销,但事实并非网传的那么夸张。对于“一天一吨牛奶倒进下水道”的言论,当地很多奶农直言“舍不得”。

  不过,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去年2月份肇始的牛奶大幅降价,已经波及全国多个省份,以中小型养殖场为主的河南奶牛产业也不可避免地被牵连。

  辟谣

  新乡养殖场并非网传的“一天倒一吨”

  这两天,一组“鲜牛奶滞销新乡奶农用牛奶浇地”的图片在网络上传播甚广,并引起热议。该组图说称,因为滞销,不少奶农无奈倒奶杀牛,新乡市一养殖小区每天有一吨牛奶倒进下水道。

  昨天,河南商报记者辗转找到了事发地,位于新乡市北郊的绿莹奶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这里聚集着26户养牛专业户,有1000多头牛的养殖规模。不过,这里并非像网上盛传的那样,农户们都将多余的鲜牛奶用来浇地。

  新乡市畜牧局给出的调查结果显示,该合作社确实出现滞销情况,但绝不是网上所传的“一天倒掉一吨”,该合作社每天约6.5吨的产量,收奶企业只能消化5.9吨,剩下的则由农户按各自的产奶量大小收回去再利用,直接倒鲜牛奶的情况少之又少,“最后也就几十公斤的量”。

  “我们先给小牛喝,喝不完的就几毛钱一斤卖给养猪的,实在没人要再倒了。”奶农老张告诉河南商报记者,除非是过期了,不然怎么舍得直接倒掉,“浇麦子会给烧死吧,反正我之前浇树都不行”。

  该市畜牧局还称,经过还原,他们了解到,当时有记者来访,奶农们比较激动,为了配合记者拍照,他们在挤奶厅直接把牛奶倒了,还拎了两桶浇麦子。

  现实

  价格持续下跌收购限量

  除了上述养殖场外,省内不少牛奶产区都出现滞销。

  武陟县奶牛养殖户原月山等人最近聚在一起的时候,常常会叹气。他所在的奶牛场到2013年上半年的时候还不到200头奶牛,但看当年形势好,奶价走高,该奶牛场的奶牛迅速发展到300多头。

  “奶牛生长慢,两年半到三年才能产奶。现在有的牛才开始产奶,奶就卖不出去了。”原月山说,奶价降低还能接受,但是“限量收购受不了”。

  新乡市奶农老邢也觉得生意越来越难做,鲜奶价格已经从9月份的每公斤4.8元,降到现在的3.3元到3.5元不等。而价格降低,并不意味着牛奶好卖,奶企现在已开始限量收购牛奶。焦作、济源等地的奶农表示,他们每天剩余的鲜奶最多时能有数百公斤,五毛钱一斤也没人买,只能倒掉。

  探因

  官员:是进口奶粉带来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