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剧降胸闷或气短要注意
最近气温骤降,胸痛患者增多,专家说,寒冷天气常常与心绞痛、心梗、猝死的急性发作有密切关系。
胸痛(即心绞痛)是冠心病急性发作的最典型的症状之一,但有30%的病人并不表现为胸痛,而是表现为喉痛、牙痛等非典型性症状。而有些中老年人,胸痛症状并不明显,只是感觉疲劳、胸闷、气短等。实际上,这些患者可能已经发生了心绞痛,比如一些糖尿病人,这些患者心肌梗死后而不表现为心绞痛,则可能与梗死区域神经末梢损害有关,感觉不到疼痛了。
因此,专家提醒,中老年患者新近出现的或近期加重的胸闷或气短、疲乏、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颈部、咽部、下颌部或牙痛等都应考虑心血管疾病。
专家指出,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患者特别要注意避免诱发心梗的因素。
如果出现胸闷、胸痛,且有不明原因的出冷汗,就应该引起警惕,尤其是知道自己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病的患者,应第一时间考虑心绞痛。
热水泡脚对*有很大的益处,冬季*抵抗力下降,经常会感冒发烧,这里我们要注意,类似体质极度虚弱、发烧发热和有心血管疾病的人是不适合热水泡脚的。
这是为什么呢?热水泡脚无疑是对身体大有益处的,它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加强体内循环。如果得了普通的风寒感冒,泡一泡脚也有辅助治疗的作用,能使感冒好得更快。
但专家强调,体质极度虚弱的人,在出汗的时候更容易虚脱,泡脚时间过长容易引起低血压,严重时可致晕厥。已经发烧的人就更不宜热水泡脚了,发烧时要多采取物理降温,少接触热的东西。还有,患有脚气的人,病情严重到起泡时,就不宜热水泡脚,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伤口感染。
此外,患有心脏病、心肌梗塞、高血压、低血压以及曾经患有此类病的人群,长时间泡脚时更需慎重。这类人群本身心脏及心血管功能较差,高温使得心脏负荷增大,导致心跳加快,耗氧量提高,极易出现供氧困难,引发疾病。
泡温泉也和泡脚是同样的道理,请大家也要注意。
冬季气候寒冷干燥,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如上感、支气管炎、哮喘等,亦易患胃病、胃出血、脑出血或脑血栓、心绞痛以及某些冬季传染病.
养生十法将帮大家安全过冬,有益身心健康。
1.坚持冷水洗脸:冷水洗脸醒脑精神好,锻炼耐寒能力,不但能预防感冒同时还能起到脸部美容的功效,还可以治疗慢性鼻炎,若能结合按摩耳廓、印堂、太阳、颊车等穴则效果更佳。
2.清晨喝温开水:洗脸刷牙后喝一杯温开水,一方面可暖身清洗胃肠,另一方面可稀释血液,预防脑血栓、心肌缺血,同时能维持细胞渗透力,促进细胞代谢。
3.适当户外活动:冬天户外活动很重要,可预防冻疮,在户外做操或呼吸15~20次有利肺功能的增强,起到防治支气管炎、哮喘的作用,肺开窍于皮肤,通过户外活动,可增加*供氧量,提高抗病能力。
4.饮食药膳进补:冬天是滋补身体的季节,根据自身条件适当选用药膳进补十分有益,可增加热量抗寒,又能加强营养吸收,促进健康。
5.午间按摩头皮:日间脑部血流量比夜间少1/5,故中午小睡30~40分钟为宜,然后用手指按摩百会、风池、印堂等穴,或用梳子梳头按摩头皮,能改善头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和头昏现象,加上用冷水洗脸则精神充沛。
6.午后饮用茶水:茶是人的最佳饮料之一,能防癌抗癌,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需要的微量元素,能对*起保健作用。但胃病或贫血服药者不宜喝茶,尤其是浓茶,可改用矿泉水或白开水。午后补充水很重要。
7.洗澡搓胸擦背:医学家研究搓胸擦背能提高*免疫机能,有利强身壮体预防疾病。
8.傍晚做腰部操:日本专家研究证明,双手按腰做腰部活动可刺激腰部诸穴,有助于强化内脏器官功能、维持新陈代谢正常进行,肥胖者做腰部操还可减肥。
9.热水浴足护脚:脚底有许多经络循行的穴位,如涌泉穴,通过热水透穴可以提高体温0.2℃,能改善周身毛细血管的功能,有保温和助眠的功效;脚素有第二心脏之称,护脚能强心,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促使心脏活动加强,又可防止脚部冻疮的发生,减少皮肤瘙痒症。
-
老年人不宜多走卵石路在一些城市的居民小区内,用鹅卵石铺就的健身路往往成为健身爱好者特别是老年人的钟爱。但运动医学专家却指出,老年人长时间走这
-
日本流行福寿操可助老人睡眠如果你能在睡前做好6个动作,对改善老年人的睡眠会很有帮助。第一节活动脖颈:头向前倾,直到感觉肌肉有些抽紧,持续10秒钟。前
-
玉米粒饼的做法_玉米粒饼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玉米粒饼是很常见的,对这样食物吃的时候,完全是可以放心进行,吃这类食物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不过在
-
清炖羊排的家常做法_羊排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羊排其实就是羊身上肋骨的部位。羊肉在冬天是非常流行的,很多人都喜欢
-
糖衣花生米的做法 _花生米_怎么做_家常做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糖衣花生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零食,在超市里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精品包装的和散装零售的。其实糖衣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