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给宝宝把尿?看完你就后悔了
过早把尿的5大危害:
1、不能帮孩子建立自主排尿功能
婴儿的尿道括约肌、肛门括约肌要在3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而这是人控制便尿的生理基础之一。太早把尿可致孩子不知道根据便意排尿,只知道根据“被把”这个动作来反射性排尿。
2、给如厕训练带来困难
对孩子进行把尿训练,如果掌握的时间不对,很容易引起孩子抗拒,反而给以后的如厕训练带来困难。
3、导致尿频
频繁给孩子把尿,会让孩子对大人的指令产生条件反射,而非膀胱充盈刺激括约肌而反射排尿,其膀胱括约肌得不到锻炼,导致膀胱容量小、憋不住尿,反而易尿频。
4、给孩子心理和性格造成伤害
宝宝把尿时“打挺”是抗拒“把尿”的一种表达,但大多家长都会坚持一下,这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和性格上的伤害。
5、易造成脱肛、肛裂
频繁把便,婴儿会频繁用力,加上自身控制肛门括约肌的韧带相对松弛,易造成直肠黏膜经肛门突出的现象,也就是脱肛。脱肛又会造成婴儿排便时部分梗阻,增加排便费力程度,易引发肛裂。
如何解决孩子尿尿的问题?
<1.5岁的宝宝:
解决方法:可以让宝宝戴着尿布或尿不湿,让他自然而然地释放。
使用尿不湿的注意事项:
1、要及时给宝宝更换;
2、每次更换前,尽量用温水为宝宝洗屁股;
3、清洗屁股后,要等宝宝屁股完全干燥后再用新的。
1.5~3岁的宝宝:
解决方法:进行如厕训练
岁半以后,宝宝肌肉神经已有了一定的发育,能灵活坐、站、行走、蹲、起了,他们开始能够控制便便或尿液的“存”与“放”,也能听懂大人的指示,了解去厕所是什么意思。因此,此时应该开始对宝宝进行如厕训练。
进行如厕训练的方法:
1、宝宝有尿意时,带宝宝到厕所,指着便盆问他:“是不是要尿尿呀?”如果宝宝点头,家长便可以教孩子脱下裤子,蹲下自己解决。
2、家长以示范性动作让宝宝模仿,比如带着孩子一起上厕所,让孩子学着模仿。
3、若是宝宝有了尿意,又一时排不出来,家长可以试着打开水龙头或口头发出“嘘嘘”的声音,用这种辅助效果帮孩子排尿。
温馨提示:
1、若宝宝在游戏时突然不动了,或在活动中突然用手摸着腹部、出现哭闹等情况,就说明可能是有了尿意;
2、如果宝宝顺利完成排便,要给他鼓励和称赞;
3、如果宝宝一时没控制住,弄脏裤子,家长不要大声责备,以免让他们产生挫折感。
-
老年人不宜多走卵石路在一些城市的居民小区内,用鹅卵石铺就的健身路往往成为健身爱好者特别是老年人的钟爱。但运动医学专家却指出,老年人长时间走这
-
日本流行福寿操可助老人睡眠如果你能在睡前做好6个动作,对改善老年人的睡眠会很有帮助。第一节活动脖颈:头向前倾,直到感觉肌肉有些抽紧,持续10秒钟。前
-
玉米粒饼的做法_玉米粒饼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玉米粒饼是很常见的,对这样食物吃的时候,完全是可以放心进行,吃这类食物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不过在
-
清炖羊排的家常做法_羊排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160; &#160;羊排其实就是羊身上肋骨的部位。羊肉在冬天是非常流行的,很多人都喜欢
-
糖衣花生米的做法 _花生米_怎么做_家常做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糖衣花生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零食,在超市里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精品包装的和散装零售的。其实糖衣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