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逆反心理行为剖析和心理矫正
在课堂教学中,时常发现学生心不在焉、交头接耳,甚至公开对抗教师等现象,已屡见不鲜。它使教学断线,甚至使兴趣盎然的课堂教学戛然停止。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在课堂教学中,时常发现学生心不在焉、交头接耳,甚至公开对抗教师等现象,已屡见不鲜。它使教学断线,甚至使兴趣盎然的课堂教学戛然停止。我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政令不畅”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逆反的结果。
逆反心理是由于接受信息的当事人受到外来信息的刺激或影响后产生的反对、厌烦的心理过程,也称反感。它和一切心理过程一样,有着共同的心理基础都是神经系统跟外界事物作用的结果。这种逆反心理的产生,既有内因,也有外在的因素。
一、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好奇心遭到质疑或反对,满足欲受到限制等。
自尊心是尊重自己,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的心理活动。自尊心,人皆有之,受到伤害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小学生年龄少,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教师稍不注意就会使其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逆反心理。比如,班里的小芍同学,本身是一个活泼聪明的孩子,但是,在课堂上常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有时甚至与老师顶撞,缺交作业。我费尽心思,被他弄得昏头转向,束手无策。经过和他母亲的交谈了解到,他的父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在他年幼的时候,就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但是,当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儿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他既胆小怕事又固执任性的性格。不久前,他父母离了婚,使他受到很大打击,加上他母亲常常在儿子面前哭诉自己的不幸,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发展到厌学、逃学的局面。此外还有意回避老师,压抑自己。通过家访,我明白到他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他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觉得孤立无助,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我认识到这时候如果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她,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长此下去,其认识就逾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甚至会发生不应该发生的事情。
俗话说:说话不揭短,打人不打脸。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犯了错误,要耐心帮助学生找原因,分析危害;批评学生时要避开众人,态度和蔼,语言委婉,千万不要当场讽刺挖苦学生或体罚学生。在课外,学生不完成作业,本该受到批评,但如果老师不注意方法,课堂上当众指责,学生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不听话,反而跟老师赌气,而且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如果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逆反心理和行为,教师一旦发现,要及时检查错误,事后要向学生说明原因,如果是老师自己本身的教育方法不当所为,应该向学生赔礼道歉或者想尽一切办法接近他(她),这样一来,一方面遏制了学生逆反心理的发展和不良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一名教师的宽容、谦让的风度。有时即使全是学生的错误,也不要固执己见,一味地去批评,任其逆反心理继续发展。否则轻者会影响当堂的课堂教学效率,重者会造成不良的后果。许多学生逃学、离家出走,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因为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逆反心理造成的。
二、好奇心遭到反对也能产生逆反心理。好奇心是对不了解的事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的心理过程。它同自尊心一样,人皆有之,只是好奇的程度不同。年龄越小,看见的事物少,知识经验少,好奇心越重。不过,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有经验的老师都注意充分地利用它,使其对所传授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即求知欲,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好奇心一旦遭到反对,就有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如在家里,电视节目丰富多彩,武打故事,动物世界容易诱发孩子的好奇心,如果家长强硬关闭电视机,强迫孩子完成作业或其他什么的,甚至把孩子大骂一顿。这样孩子的好奇心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逆反心理,大多会造成诸多矛盾。孩子认为没有主动权和选择权。遇到这类问题,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处理看电视和学习的关系,或者干脆坐下来陪着孩子把电视节目看完。这样一来,孩子不但得到了满足,对提高学习的效率也更有利。否则,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逆反心理,对于出现这种情形,只要教师灵活引导,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有一次的语文课,正当同学们听得聚精会神的时候,小英同学用课本作掩饰,一味看着课外书,而且看得津津有味,当时我发现了,并没有马上走过去制止他,也没有示意他暂停,而是不停地把目光注意他,经过反复几次的巡视,他的同位好像发现了我注意他了,就轻轻地提醒他,可他就是没有停止自己的行为,一直到了下课。后来我才发现他在看《安徒生童话精选》一书。课后,我并没有马上找他,到了第二天的早上放学,我故意接触他,跟他谈了“铁柱磨成针”的故事,并说明一个人勤奋学习,渴望知识的行为并没有错,但是要懂得“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的道理。尤其是在课堂上,老师在上课,自己在看课外书,这样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事后,他惭愧地低下头,并一再表示今后不会这样做。为此,在课堂上,学生课堂看小说或课外书,老师一旦发现,示意他暂停,或者课后才处理这些事情,同时暗示学生:学好文化知识,是读好书的前提,文化知识学得好,小说才会读得有滋味。这样,学生的好奇心虽不能立刻收回来,但起码能使学生的行为收敛起来。不但让学生懂得尊重老师,而且也不至于产生逆反心理。?
-
老年人不宜多走卵石路在一些城市的居民小区内,用鹅卵石铺就的健身路往往成为健身爱好者特别是老年人的钟爱。但运动医学专家却指出,老年人长时间走这
-
日本流行福寿操可助老人睡眠如果你能在睡前做好6个动作,对改善老年人的睡眠会很有帮助。第一节活动脖颈:头向前倾,直到感觉肌肉有些抽紧,持续10秒钟。前
-
玉米粒饼的做法_玉米粒饼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玉米粒饼是很常见的,对这样食物吃的时候,完全是可以放心进行,吃这类食物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不过在
-
清炖羊排的家常做法_羊排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羊排其实就是羊身上肋骨的部位。羊肉在冬天是非常流行的,很多人都喜欢
-
糖衣花生米的做法 _花生米_怎么做_家常做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糖衣花生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零食,在超市里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精品包装的和散装零售的。其实糖衣花生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