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上班族的养生法

上班族的养生法

  一、曲中求直

  1、坐定,不靠背,双手至于腿上自然放松,把呼吸调匀。

  2、以鼻缓缓吸气,握掌,掌心朝上置于身体两侧。

  3、曲肘、挺胸、腰打直、头往后仰。

  4、再以鼻吐气,颈手腰放下,两手慢慢张开。

  5、手心朝下,头回正,恢复原来姿势,全身放松。

  提醒:每回练7次,一日可练3-4回。练习时保持稳定、中正、轻松、动作和缓,中途可换气,不可憋气。

  二、和合首府

  1、坐直,手臂环起枕置后,保持呼吸自然。

  2、以鼻吸气,头与手臂腾起,挺胸直腰。

  吐气,头低扶首,身形缓缓向下弯曲,放松使背脊骨气上下通畅。

  提醒:一般可来回做6次,可视个人身体状况调整次数。运作中宜缓慢、细心不要急。

  三、平甩

  1、全身放松、呼吸自然;双脚平行与间同宽。

  2、手臂抬起至肩齐,然后自然放下。

  3、连续做到第四下时,臂与膝同时屈动。

  提醒:练习任何功法感到疲累,可将平甩作适时插入,直到不觉疲累,再回覆原先动作。此动作可以排出体内毒性。

  四、拍胯

  1、膝盖自然上下晃动,如同平甩。

  2、用腰带动转身,肩膀放轻松,手臂像波浪鼓一般左右摆动,拍打裤袋口(即胯)。

  提醒:此式多练有助腹部器官,完成后可饮些温开水。勿用力拍打,以免拍伤身体。

  对于大都市上班族来说,不停地工作、学习,快节奏的高压环境,给生活留下的只有“忙碌”的身影。然而从健康角度考虑,连续工作不休息的目的就是以后不再好好工作。近日,著名中医学家、易学家、作家、学者杨力教授在《杨力讲养生》大型报告会上提出,“上班族”也要安排好快慢节奏,学会慢养生,保持生命之弦的弹性。慢养生的关键在于“心慢”。 保持生命之弦的弹性 什么是慢养生?杨力教授说,慢养生就是慢用恼、慢动作、慢吃、慢睡、慢说话、慢做家务、慢散步……总之,一切都应慢节奏。然后达到慢心跳、慢呼吸、慢消耗,进入慢节奏的生命状态,最终达到慢衰老。 上班时,大家都进入快节奏的生命状态。不快,就要在竞争中被淘汰,这是必然的。但是,下班回家后,紧绷着的生命之弦就应该放松。这样,白天紧、晚上松,生命之弦才能保持弹性而不致被折断。不上班的人在一天之中、一月之内、一年之中,也应安排好快慢节奏,有张有弛,才能让生命之弦有弹性。只有慢下来,才能静得下来,静了才能慢;慢下来,体温才能降得下来;静下来,心跳、呼吸才能慢下来;心跳、呼吸慢下来,生命活动才能节约能量消耗,达到保护阳气和阴精、延缓衰老的目的。 慢养生关键在“心慢” 现在呆在家中的中老年人很多,有年纪大的,有离退休的,有下岗的,有无业的,有生病的……总之,每年都在增多,他们“慢养生”和“静养生”的条件都很好。但很多人并没有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而是成天忙忙碌碌的,问忙什么呢?自己也说不清。所以,“在家族”如果不注意放慢节奏而是成天瞎忙:白天忙家务、忙孩子、忙采购,晚上忙打牌……那是达不到养生效果的。 所以,“在家族”同样要安排好快慢节奏。“在家族”与“上班族”的快慢节奏恰恰可以颠倒:白天,该上班的都上班了,该上课的也去上课了,此时“在家族”可以松散一些,放慢节奏,慢慢地来。晚上孩子们及上班的人都回来了,节奏就应该快一点,因为你白天已松弛够了。反正,每家人、每个人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原则是:有快有慢,有紧有松,有忙有闲。 要节奏慢得下来,首先要心先慢,也就是要神先慢,只有心先慢下来,生命的节奏才可能慢得下来。试想,一个成天心急火燎的人,一个急性子的人,他的心慢不下来,呼吸能慢得下来吗?心跳能慢得下来吗?所以,心该慢的时候一定要放慢;心急时,心跳、呼吸都会加速……有些时候,就是要放心,只有放心,才可能安心、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