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岳阳暂未发现毒液浸泡的蔬菜 市民可放心购买

岳阳暂未发现毒液浸泡的蔬菜 市民可放心购买

  “这几天微信上都在发山东菏泽、河北石家庄等地菜市场使用有毒溶液浸泡蔬菜达到保鲜的视频,这也太缺德了。不知道岳阳市场上是否也有这种现象?”5月15日,岳阳市民王先生致电本报新闻热线问道。

  岳阳市场上有没有使用有毒溶液浸泡蔬菜的现象,市场上的蔬菜是否安全放心,市场管理方和相关职能部门是如何监管蔬菜质量的?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连续两天对城区3家市场进行了暗访和调查。

  在暗访和调查中,记者暂未发现有毒溶液浸泡蔬菜的现象,岳阳市农业局蔬菜种植和管理工作人员表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大蔬菜检测和市场巡查力度,岳阳正规市场上的蔬菜可以放心购买加工和食用。

  记者暗访:市场未见有毒溶液

  5月16日凌晨5点,记者首先来到岳阳城区最大的蔬菜集散地——岳阳市八字门蔬菜批发市场。该批发市场分为批发和零售两个区域,记者将暗访的重点放在市场的零售区域。

  在市场里,记者见到不少经营户的摊位附近都有硕大的塑料桶装着溶液,并且不时地舀出来洒在蔬菜上。记者注意到,这些塑料桶中装的溶液看上去比较浑浊。

  一位经营户介绍,他们使用的都是从市场外接来的自来水,用于临时清洗蔬菜或者适时洒水保鲜用,之所以看上去有些浑浊,是因为蔬菜上的泥巴溶入到了水中。

  这位经营户告诉记者,生意做得久,每天能够销售多少蔬菜,需要进多少货他们都已经掌握了,所以不会一次性批发太多,根本不需要使用那些有毒溶液来浸泡。“你到那些卖藕尖的摊位看看。”

  得知记者意图,有买菜市民向记者表示,市场内有的藕尖颜色白得有些晃眼。记者了解到,八字门市场是岳阳城区藕尖的最大销售点,每天批发零售的藕尖数以吨计。

  在该市场的零售区,记者见到十多个销售藕尖的摊位一字排开,这些藕尖大多比记者在乡下见到的藕尖粗壮,颜色大多是耀眼的白。

  据经营户介绍,这些藕尖是周边的种植户前一天下午从藕塘中采摘,凌晨2、3点送到市场来,到下午3、4点就脱销了,根本不需要采取措施来保鲜。但记者注意到,有不少藕尖还浸泡在水中。

  新鲜的藕尖为什么要浸泡?经营户表示,藕尖很容易变黄,浸泡可以更长时间地保持本色。针对坊间的“部分不良经营户使用有毒化学物质浸泡藕尖”的传言,一位经营户将手浸泡在放藕尖的容器中,再将手递给记者闻,他表示,真是有毒溶液,他不会直接用皮肤接触,也多少会有异味。

  “那为什么你们的藕尖都这么白?”面对记者的提问,一位经营户解释说,现在正是藕尖生长的时候,当然就是白色的,等到了6、7月份,再从藕塘中挖出的藕尖颜色就会呈现出黄色,那时候的藕尖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受市民欢迎了。

  市场管理方:正在加大蔬菜检测和市场巡查力度以保安全

  “虽说八字门市场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菜市场,但是我们的规矩很多。经营户在进入市场之前都与市场管理方签订了协议,一旦发现有人使用非法添加剂或者化学物质来浸泡或者清洗蔬菜,将会被立即清除出市场,永远不得再进市场经营,且收取的经营押金不予退还。”说起八字门市场对蔬菜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市场负责人李中希这样说。他拿出了与经营户的合同,记者注意到,合同条款中有这样的内容。

  李中希介绍,八字门市场每个经营日都会对进场的蔬菜进行农残含量抽样监测,平均每天监测的数量在20批次以上,市场方还购置了大型电子显示屏,每天适时地将监测结果在电子显示屏上公布。一般情况下,监测人员每天晚上10点到11点之间深入档口抽样,11点到凌晨3点进行检测,每天都有检测记录。

  截至目前,八字门蔬菜批发市场还未发现商贩或摊位经营者使用有毒溶液浸泡喷洒蔬菜的现象。八字门蔬菜批发市场检测室负责人黄超介绍说,根据往年的惯例,现在还不到农残超标的关键时候,7、8、9月情况相对严重一些,市场方面会将检测中发现农残超标的蔬菜清出市场或者直接予以销毁。

  李中希告诉记者,他们也注意到了微信群朋友圈中最近很火的几段视频信息,市场管理方已经将视频曝光的地区列为重点监控地,以后凡是从山东菏泽、河北石家庄等地进入岳阳市场的蔬菜,市场方面将会加大监测力度,确保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安全。

  昨日早上,记者还到了花板桥蔬菜批发市场和五里牌集贸市场进行了调查。记者了解到,花板桥蔬菜批发市场的蔬菜来源有二,一是从八字门市场进货,二是周边菜农特别是君山区等地的菜农,蔬菜的新鲜度相对更高。

  岳阳市农业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农业部门正在联合食药部门对城区的市场进行食品安全专项调查,截止到目前他们也未发现使用有毒溶液或非法添加剂浸泡喷洒蔬菜的现象,一经发现查实将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惩处。

  据卫计委网站消息,卫计委等六部门今日发文要求,推进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改革,合理调整儿科医疗服务价格,提高儿科医务人员薪酬待遇。

  意见提出,合理调整儿科医疗服务价格。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合理调整儿科医疗服务价格。

  对于儿童临床诊断中有创活检和探查、临床手术治疗等体现儿科医务人员技术劳务特点和价值的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要高于成人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调整后的医疗费用按规定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避免增加患者就医负担。

  意见强调,提高儿科医务人员薪酬待遇。大力提升儿科医务人员岗位吸引力。

  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内部分配机制,做到优绩优酬、同工同酬。

  严禁把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疗机构药品、耗材、检查和化验收入挂钩。在医疗机构内部分配中,要充分考虑儿科工作特点,合理确定儿科医务人员工资水平,儿科医务人员收入不低于本单位同级别医务人员收入平均水平。

  意见指出,促进儿科医务人员职业发展。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儿科医师,可参照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关于开展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试点工作的暂行办法》,在职称晋升和主治医师岗位聘用中给予适当倾斜。在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专家选拔和其他评优评先工作中,对于符合条件的儿科医务人员,予以重点考虑。

  意见要求,推进优质儿童医疗资源下沉。通过组建医院集团、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等方式,促进优质儿童医疗资源下沉。

  鼓励儿童医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儿科医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点执业,或者定期出诊、巡诊,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方便患者就近就诊。

  通过远程医疗提高儿童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通过进修教育、远程培训等,重点为中西部地区培训儿科骨干人才,促进区域间医疗服务能力均衡发展。

  意见还要求,优先开展儿童家庭签约服务。

  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优先与儿童家庭开展签约服务。

  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将儿童医院、综合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的儿科医师纳入签约团队,为儿童提供预防、医疗、康复、保健服务。

  此外,意见提出,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儿童专科医疗机构。

  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儿童医院、儿科诊所,形成多元办医格局,满足多样化儿童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限,优化审批流程,有条件的地方要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对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执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补助政策;通过特许经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模式,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