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安徽取水区出现漂浮物 不影响饮水

安徽取水区出现漂浮物 不影响饮水

  中安在线讯 近日,有晨练市民反映,巢湖市巢湖闸水域水面至该市自来水厂取水区,出现大量漂浮物,绵延几公里。像油不是油,不知啥东西。1月8日下午,巢湖水业集团给出的检测结果称,漂浮物是一种藻类,不影响用水安全,目前已加大出厂水检测频次,同时生产工艺采用强化处理措施,确保水质安全。

  据此前市民反映,由于这些不明漂浮物出现在市民用水的自来水厂取水区,直接涉及到市民健康用水。接到反映后,巢湖水业集团水质检测中心通过现场巡视后发现,确实在一、二水厂取水口附近零星漂浮着一些淡黄色漂浮物。化验人员分别在一、二水厂取水口采集水样,带回化验室进行分析。

  通过化验分析,水面上漂浮的淡黄色漂浮物为死藻,主要是念珠藻和隐藻,也含有其它少量藻类。由于巢湖源水的富营养化,水中藻类常年存在,加之最近干燥少雨,巢湖水体流动少,前段时间气温降幅较大,水体中藻类大量死亡,漂浮在水面,造成此种现象。该公司已采取源水预氧化,添加高锰酸钾复合盐等措施,并对两个水厂出厂水跟踪分析,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

  1月8日下午,巢湖水业集团表示,他们要求水质检测中心在对漂浮物进行密切监控观测的同时,加大出厂水检测频次,同时生产工艺采用强化处理措施,确保水质安全。

  笔者近日获悉,从2014年秋季开学以来,全省共有12所学校(含托幼机构)发生了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为做好学校的防控工作,广东省教育厅联合省疾控中心编制了《广东省学校防控诺如病毒感染工作指引》,要求在疫情流行期间停止供应凉菜、沙拉、烧腊等高风险食品,供应可剥皮水果。

  病毒流行期停办聚餐集会

  《指引》要求,各教育部门和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宣教,普及诺如病毒感染胃肠炎防治知识。师生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勤洗手、勤剪指甲;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须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

  学校办公场所及宿舍每周至少清洁地面、门窗和桌面一次。厕所要配备足够洗手设施及肥皂或洗手液等。生活垃圾应集中存放并加盖,定期清理生活垃圾,保持卫生。随着流行季节来临,增加厕所消毒频次,对图书馆、电教室等学校内公共使用场所和门把手、电梯按钮等重点环节开展清洁消毒工作。加强学校用水管网维护,学校使用井水时要加强监测监管,使用桶装水需正规单位供应并索证。

  要确保食品及饮用水的卫生安全。储备一定数量的一次性手套、肥皂或洗手液、漂白粉等消毒物品。学校要落实晨、午检制度、因病缺勤等级追踪制度,发现呕吐、腹泻等急性胃肠炎病例异常增多时(3天超过5例,或1周超过10例)立即报告当地疾控机构和相关行政部门。

  若有教职工(尤其是厨工)、或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班上课。患者要进行隔离治疗,直至症状消失72小时或凭医院出具相关证明后方可上班(课)。值得关注的是,病毒流行期间,停止举办各种聚餐和集会等活动。

  食堂要设独立员工洗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