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标签未标示添加剂添加量的违法
指导案例60号
盐城市奥康食品有限公司东台分公司诉盐城市东台工商行政管理局工商行政处罚案。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讨论通过 2016年5月20日发布。
关键词
行政/行政处罚/食品安全标准/食品标签/食品说明书。
裁判要点
1.食品经营者在食品标签、食品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含有一种或多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成分,应标示所强调配料、成分的添加量或含量,未标示的,属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其实施行政处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所谓“强调”,是指通过名称、色差、字体、字号、图形、排列顺序、文字说明、同一内容反复出现或多个内容都指向同一事物等形式进行着重标识。所谓“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是指不同于一般配料的特殊配料,对*有较高的营养作用,其市场价格、营养成分往往高于其他配料。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20条、第22条、第42条第1款。
基本案情
原告盐城市奥康食品有限公司东台分公司(以下简称奥康公司)诉称:2012年5月15日,被告盐城市东台工商行政管理局(以下简称东台工商局)作出东工商案字[2012]第00298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原告销售的金龙鱼橄榄原香食用调和油没有标明橄榄油的含量,违反了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规定,责令其改正,并处以合计60000元的罚没款。原告认为,其经营的金龙鱼橄榄原香食用调和油标签上的“橄榄原香”是对产品物理属性的客观描述,并非对某种配料的强调,不需要标明含量或者添加量。橄榄油是和其他配料菜籽油、大豆油相同的普通食用油配料,并无特殊功效或价值,不是“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本案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以下简称《食品安全法》)规定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颁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而被告适用的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并不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适用法律错误。综上,请求法院判决撤销被告对其作出的涉案行政处罚决定书。
被告东台工商局辩称:原告奥康公司经营的金龙鱼牌橄榄原香食用调和油标签正面突出“橄榄”二字,配有橄榄图形,吊牌写明“添加了来自意大利的100%特级初榨橄榄油”,但未注明添加量,这就属于食品标签上特别强调添加某种有价值、有特性配料而未标示添加量的情形。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作为食品标签强制性标准,在《食品安全法》生效后,即被视为食品安全标准之一,直至被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通则》替代。因此,其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定性准确,合理适当,程序合法,请求法院予以维持。
法院经审理查明:2011年9月1日至2012年2月29日,奥康公司购进净含量5升的金龙鱼牌橄榄原香食用调和油290瓶,加价销售给千家惠超市,获得销售收入34800元,净利润2836.9元。2012年2月21日,东台工商局行政执法人员在千家惠超市检查时,发现上述金龙鱼牌橄榄原香食用调和油未标示橄榄油的添加量。上述金龙鱼牌橄榄原香食用调和油名称为“橄榄原香食用调和油”,其标签上有“橄榄”二字,配有橄榄图形,标签侧面标示“配料:菜籽油、大豆油、橄榄油”等内容,吊牌上写明:“金龙鱼橄榄原香食用调和油,添加了来自意大利的100%特级初榨橄榄油,洋溢着淡淡的橄榄果清香。除富含多种维生素、单不饱和脂肪酸等健康物质外,其橄榄原生精华含有多本酚等天然抗氧化成分,满足自然健康的高品质生活追求。”
东台工商局于2012年2月27日立案调查,并于5月9日向原告奥康公司送达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原告在法定期限内未提出陈述和申辩,也未要求举行听证。5月15日被告向原告送达东工商案字〔2012〕第298号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原告经营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的食品,属于食品标签上特别强调添加某种有价值、有特性配料而未标示添加量的情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食品安全法》规定,作出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2836.9元和罚款57163.1元,合计罚没款60000元的行政处罚。原告不服,申请行政复议,盐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复议维持该处罚决定。
裁判结果
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法院于2012年12月15日作出(2012)东行初字第0068号行政判决:维持东台工商局2012年5月15日作出的东工商案字[2012]第00298号《行政处罚决定书》。宣判后,奥康公司向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13年5月9日作出(2013)盐行终字第0032号行政判决,维持一审判决。
裁判理由
法院生效裁判认为:《食品安全法》第二十条第四项规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第二十二条规定,本法规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前,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现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生产经营食品。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于2005年10月1日实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实施,新版的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通则》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且明确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于2012年4月20日实施。本案原告奥康公司违法行为发生在2011年9月至2012年2月,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属于当时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之一。因此,被告东台工商局适用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对原告作出行政处罚,并无不当。
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预包装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虚假、使消费者误解或欺骗性的文字、图形等方式介绍食品;也不得利用字号大小或色差误导消费者。”“如果在食品标签或食品说明书上特别强调添加了某种或数种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应标示所强调配料的添加量。”这里所指的“强调”,是特别着重或着重提出,一般意义上,通过名称、色差、字体、字号、图形、排列顺序、文字说明、同一内容反复出现或多个内容都指向同一事物等形式表现,均可理解为对某事物的强调。“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是指对*有较高的营养作用,配料本身不同于一般配料的特殊配料。通常理解,此种配料的市场价格或营养成分应高于其他配料。
本案中,原告奥康公司认为“橄榄原香”是对产品物理属性的客观描述,并非对某种配料的强调,但从原告销售的金龙鱼牌橄榄原香食用调和油的外包装来看,其标签上以图形、字体、文字说明等方式突出了“橄榄”二字,强调了该食用调和油添加了橄榄油的配料,且在吊牌(食品标签的组成部分)上有“添加了来自意大利的 100%特级初榨橄榄油”等文字叙述,显而易见地向消费者强调该产品添加了橄榄油的配料,该做法本身实际上就是强调“橄榄”在该产品中的价值和特性。一般来说,橄榄油的市场价格或营养作用均高于一般的大豆油、菜籽油等,因此,如在食用调和油中添加了橄榄油,可以认定橄榄油是“有价值、有特性的配料”。因此,奥康公司未标示橄榄油的添加量,属于违反食品安全标准的行为。东台工商局所作行政处罚决定具有事实和法律依据,应予维持。
每日食药舆情
是指在监测时间段内、以关键词的形式、对当前一日食药行业最具代表性的事件进行媒体报道汇总。
监测时间
6月3日18:00-6月6日18:00
监测范围
官方主流媒体、门户网站、地方网站、行业网站等
热点舆情
1. 网曝湖南桃源数十人因不洁注射染丙肝 疾控公安等已介入
近日有网民在网络论坛曝光称,湖南省桃源县漆河镇有数十人感染丙肝,怀疑系当地一名村医重复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所致。新华社记者5日从桃源县了解到,漆河镇石板坪村近期出现丙肝聚集性病例,截至4日未出现重症病例,已有50例丙肝住院病人出院。据桃源县政府部门提供的通报介绍,桃源县卫生、公安等部门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分析,由于缺乏直接证据,石板坪村乡村医生李某某重复使用一次性针注射器造成多人感染丙肝的结论不成立。湖南省各级疾控部门已就此事展开流行病学调查。(新华网)
点评细思极恐,难道以后去医院看病不得不自备注射器吗?
2. 西安全面排查“甲醛娃娃菜”
6月4日,《华商报》刊登文章《西安市场3份塑料袋装娃娃菜检出甲醛成分》引起西安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关注。西安市局当日立刻对全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早市、农贸市场的娃娃菜进行全面排查,采取快检、抽检、送检等不同方式加大监管力度。截至目前,共排查农贸市场18家,大中型超市14家,快检娃娃菜83个批次,均未发现问题娃娃菜。(西安晚报)
点评现在问题来了,《华商报》记者到底从哪里买到的含甲醛娃娃菜?
3. 超市特价水果藏猫腻
5月30日,哈尔滨的徐女士反映,她清洗从超市买的特价草莓时发现,外层是好的,但里面都烂了。对此事件,《生活报》记者走访多家超市调查发现,超市特价出售烂水果的现象很普遍,水果长斑发黑照样售卖,此外据超市员工透露,变质水果切开再用保鲜膜包上卖反而销量更好。(生活报)
点评 超市购物注意事项新增一条:水果切开敷面膜,很有可能是“黑心”。
权威声音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方案》,对开展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工作作出部署,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四川等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
商务部发布《2015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指出药品流通行业兼并重组和企业上市步伐将加快。
食药监管
1.北京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对海淀区部分校内学生食堂及学校周边食品安全情况进行检查,并发布夏季餐饮消费提示。
2.江西省食品药品监管局从5月30日起,开展保健食品、配制酒(主要是含中药材成分的配制酒)、玛咖制品等三类食品非法添加、非法声称问题专项治理工作。
3.江苏2016年首轮巡视公布26张“问题清单”,江苏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因部分部门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脱节,财经制度存在违反预算规定虚列支出等现象被点名。
4.重庆市教委今年起将实行学校食品安全重点督查制度,春秋两季各一次,市教委将联合市食药监局等部门,采取明察暗访等方式,对全市所有区县进行随机核查。此外,将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的通知》要求,严格把关幼儿园食堂经营许可证发放和管理,对食品安全不达标的幼儿园一票否决。
5.6月3日,湖南食品安全网正式开通启用,该网将发布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信息,引导和督促食品行业诚信建设,同时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正确的食品消费知识,引导消费,并提供监督渠道。
6.南京某医院专家看病后推荐患者去药店去买药,遭患者质疑医生与药店“联手”吃回扣牟利,患者购买的“药品”经鉴定为食品。目前,南京市秦淮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对此介入调查。
7.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食药监执法人员在对兰州金鹿药业有限公司经营的药品进行检查时遇到阻挠,该公司老板拒绝配合检查还将执法人员打伤。
8.河北省石家庄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召开石家庄“问安‘小餐桌’”微信战略集群上线暨晋州100%打造“明厨亮灶”新闻发布会。据悉微信战略集群集成后,监管人员可以随时随地让监管对象以拍照的形式进行点名监管监督。
9.山东省日照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开展药品流通领域违法经营行为集中整治,5家企业因严重违反药品GSP规定,被依法撤销 GSP证书。
抽检信息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关于2016年粽子专项抽检情况的通告,抽检粽子302批次,抽样检验项目合格296批次,不合格样品6批次,样品检验合格率为98%,北京、上海、湖南、河南等地抽检出不合格粽子。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对全省范围内生产经营的5大类食品进行监督抽检工作,具体包括糕点,酒类,特殊膳食食品等共162批次。其中5批次内在质量不合格,不合格食品发现率3.09%。
贵州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2016年第13期省级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本次抽检了焙烤食品、粮食及粮食制品2大类69批次食品标签。其中,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66批次,不合格样品3批次。
甘肃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关于85批次食品抽检情况的通告,对全省范围内生产经营的63批次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22批次肉制品进行了监督抽检,抽检全部合格。
海南省食品药品监管局5月共抽检粽子18批次,全部合格。
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管局抽检酒类和饮料55批次样品,全部合格。
-
老年人不宜多走卵石路在一些城市的居民小区内,用鹅卵石铺就的健身路往往成为健身爱好者特别是老年人的钟爱。但运动医学专家却指出,老年人长时间走这
-
日本流行福寿操可助老人睡眠如果你能在睡前做好6个动作,对改善老年人的睡眠会很有帮助。第一节活动脖颈:头向前倾,直到感觉肌肉有些抽紧,持续10秒钟。前
-
玉米粒饼的做法_玉米粒饼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玉米粒饼是很常见的,对这样食物吃的时候,完全是可以放心进行,吃这类食物对身体没有任何影响,不过在
-
清炖羊排的家常做法_羊排_怎么做_制作方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羊排其实就是羊身上肋骨的部位。羊肉在冬天是非常流行的,很多人都喜欢
-
糖衣花生米的做法 _花生米_怎么做_家常做法_做法大全文章导读 糖衣花生米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零食,在超市里面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精品包装的和散装零售的。其实糖衣花生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