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陕西提醒节日期间尽量不要食用新奇野味

陕西提醒节日期间尽量不要食用新奇野味

  春节临近,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发布食品消费提示,提醒民众不宜一次采购过多食物,尽量不要食用“新奇”“野味”等不常食用或从未食用过的食物以及易过敏食物,在节日期间应注意饮食卫生。

  陕西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醒,选择购买感官正常的食品或食品原料,特别要观察是否新鲜,是否在保质期内,包装是否完整无损、有无鼓包等现象。购买保健食品要认准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

  购买熟食或需冷藏的食物时注意其储运条件应符合产品标示要求,冷藏食品时应生熟分开存于容器中或用保鲜膜包好后熟上冷下、分层放置。食品需在烧熟煮透后室温下2小时内食用,剩饭菜冷藏不应超过24小时,再次食用前要加热透、确认未变质后方可食用。

  不宜一次采购过多食物,以免因储存方式不当、储存时间过长等造成食品过期或腐败变质。

  家庭烹制大量食物特别是烹调用具不足时,应把切配、盛放食品的刀板和餐具生熟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尽量不要食用“新奇”“野味”等不常食用或从未食用过的食物以及易过敏食物,特别是老年人、幼儿、孕妇及抵抗力较弱人群更要重视。

  不要采摘、购买、食用来历不明的食物,如河豚、野生蘑菇等,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购买食品和外出就餐应选择证照齐备的食品经营单位并索要正规发票或收据,建议选择食品安全量化等级高的餐饮单位就餐。一旦食用出现不适,请尽快就医,保留病历卡、化验报告等相关资料,并与食品经营单位联系,同时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报告。

  越是到春节,医院的病人越多。近一个星期以来,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酒精过量、消化道出血、急性肠胃炎的患者就占了四成。记者从深圳市内几家医院获悉,每年春节前后都是肠胃病的多发期,究其原因,都和暴饮暴食有关。医生提醒,在春节期间要注意饮食起居,防止暴饮暴食引发“假日病”。

  春节前后肠胃疾病高发

  记者在市第二人民医院急诊室了解到,越临近春节,因暴饮暴食引发急病的患者就越多,连日来,酒精过量、消化道出血、急性肠胃炎的患者猛增,占就医患者的四成。据急诊室医护人员说,每年的中秋节、春节,因暴饮暴食的患者会大幅上升,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他们的身体一直都健康,从来没有发过病,因此在饮食方面都不大注意,结果往往会病从口进,其中有的人会因暴饮暴食引发胰腺炎,症状为腹痛剧痛,呈刀割样或绞痛、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常在饱餐或饮酒后突然发作。腹痛位置以上腹正中或上腹偏左为多。合并胆道疾病时疼痛在右上腹为重。患者恶心、呕吐、发烧、血压降低,如不及时救治,会发生休克、腹膜炎,部分病人会发生猝死。

  每年春节期间,也是肠胃疾病高发期。医生表示,主要原因是吃了不干净的食物,特别是海鲜类食品。同时,节日期间饭菜剩得过多,由于饭菜不新鲜或从冰箱内取出直接食用,没有严格加热,也容易导致食用者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烧等症状。

  记者从市第二人民医院了解到,春节期间,该院位于笋岗路的第二门诊部初一到初三门诊休假,从初四开始正常的双休日门诊,整个长假期间,急诊科24小时都有精兵强将接诊。

  节假日生活要有规律

  急诊科孟新科副主任医师介绍,春节期间,不少人会把父母从家乡接到深圳过年,他们往往有慢性的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病,常因节日喜庆情绪激动,或打麻将等玩得太累,造成免疫力下降,肠胃功能紊乱,最终惹病上身,患上中风、心绞痛、心肌梗塞、肺炎等。同时,也有部分年轻人在节假日夜夜笙歌,长期处在空气污浊的环境中,也容易引致呼吸道疾病。孟主任说,在节假日,生活要有规律,室内要注意通风,有慢性病者要注意按时服药,防范疾病。

  除了一些因生活习惯变化导致的疾病,一些常见的慢性病患者也要注意预防保健。在深圳,每到10月下旬至次年2月上旬,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高峰。尤其进入冬季之后发病案例增多,这时即便是一场普通的感冒,也会让慢阻肺雪上加霜,老患者更出现急性反复发作,甚至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医生建议慢阻肺患者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太极拳、散步、慢跑都是比较好的选择。“有的慢阻肺患者拼命锻炼,想要提高体质,但这是不对的,因为患者体内的氧气摄入已经不够,运动量大的话,就会增加心肺的负担,反而得不偿失。”该医生说。

  另据了解,长假期间,许多人喜欢外出旅游,很容易使身体难以承受和适应,出现一系列不适的感觉。医生提醒,旅游要注意劳逸结合,防止因运动过量或运动不适导致过度疲劳或一些运动伤害,如肌肉损伤、韧带拉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