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超市里100%果汁真是纯的吗 这百分百有文章

超市里100%果汁真是纯的吗 这百分百有文章

  市面的果汁品种繁多,商家打出的噱头也是层出不穷。100%果汁真的纯吗?瓶装鲜榨果汁价格高三倍,真的就比普通的现榨果汁更好吗?专家称,100%果汁其实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用水果鲜榨的纯果汁;一个是用浓缩果汁复原而成。

  100%纯果汁为啥配料有水?

  近日,济南的周女士在逛济南某洋品牌超市时发现,超市中的果汁饮品大部分都号称100%纯果汁,价格在十几块到二十几块钱不等,保质期在12-18个月不等,并且不少果汁品牌都是从国外进口而来。

  周女士疑惑地问,100%纯果汁真的没有任何添加剂吗?如果没有,是如何达到一年以上保质期的呢?既然是纯果汁,为什么配料还会有水呢?

  根据周女士的反映,记者走访了济南几家超市发现,目前市场上100%果汁产品确实不少。记者观察了一下,在买果汁饮品的顾客中,有六成以上不会选择果汁含量只有10%或者20%的果汁饮品,而是会选择标明为100%的果汁。

  “看着价格也不贵,一升的量也就不到二十块钱,而且标着没有添加剂,应该挺健康的吧。”购买者小王说,但这100%果汁能有多纯,自己也挺有疑惑。

  这号称100%的果汁真的是纯果汁吗?齐鲁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说,100%果汁有两种理解,一种是用水果鲜榨的没有任何添加物的纯果汁,另一种则是用浓缩果汁复原而成。但从字面上看,很多消费者会将“100%果汁”理解为前者。但实际上商家所宣称的“100%纯果汁”,其实就是“浓缩还原果汁”,即用水果浓缩汁和水为配料制成的果汁。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主任说,这样的浓缩还原果汁其实和以奶粉为原料加工还原的液态奶类似。在加工过程中,由于高温等工艺的影响,其营养价值肯定会有流失。

  鲜果榨取果汁为啥能保质28天?

  在市场上众多的果汁产品中,记者发现有一种果汁产品号称“非浓缩复原”以及“100%鲜果榨取”,与上述由浓缩果汁复原而成的果汁相比,这种“鲜果榨取”果汁保质期更短,一般在28天左右,价格也高了三倍,一瓶300毫升的果汁,售价要近18元。

  “平时像奇异果、芒果这样的鲜果在冰箱放个十天半月都可能变质了,这号称鲜果榨取的果汁是怎么做到保质28天的?会不会是加了添加剂和防腐剂呢?”不少消费者很疑惑。

  记者查询得知,非浓缩还原果汁是将新鲜原果清洗后压榨出果汁,经瞬间杀菌后直接灌装,不经浓缩与复原,以保留水果的原味和丰富营养。于功明教授认为,在一定的工艺水平下,是可以实现这样的果汁在气温条件下储蓄20多天。

  国家《餐饮行业餐饮服务单位现榨饮料管理办法》规定,“鲜榨果汁”只能是原个水果新鲜榨成的果汁,用果汁产品调配而成的则只能称为“鲜果汁”。与市民印象中的“鲜榨果汁”不同,这样的非浓缩还原果汁并不“新鲜”,因为家中的普通鲜榨果汁只能储存一两天。但是于功明教授认为,与浓缩还原果汁相比,这样的果汁能够保存更多的营养物质,工厂化生产的也并不一定比家里的果汁差。

  鲜榨果汁为了保证果汁不变质,需要长时间储蓄在低温的环境下,因此对运输和储存的要求更高,成本也就加大。这也是为什么市场上鲜榨果汁的售价比100%果汁高出不少。因此,也有专家指出,消费者在购买鲜榨果汁时,实际上很大程度上在为产品的贮藏、运输成本买单。

  还有约20天,高考就要到了,可宿迁市一名高三女孩听到“考”就烦躁。严重时连听到“考”的同音字都会受不了,浑身抽搐,不省人事。心理专家介绍,这是一种典型的考试焦虑症,应适当调节。

  听到“考”的同音字,女孩在教室里晕倒

  今年18岁的盼盼(化名)读高三,前段时间期中考试考得不理想,她下定决心赶上大家。可是,第二次学校组织摸底考试,盼盼成绩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滑了。她并没有灰心,学习比以前更刻苦了。

  此后,盼盼投入更多时间在功课上,每天除睡觉的7个小时外,基本上都在埋头苦学,可成绩一直没提高。之后,她的情绪就不太好,听到“考试”二字,就心慌气短、头昏、多汗、恶心,不想吃饭。

  起初,家长没有太放在心上,但不久后,盼盼突然在教室里晕倒了。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当时,大家正在上自习,老师接到丈夫的电话,便在电话里说“孩子想吃烤红薯”。没想到的是,这个“烤”字被盼盼听到后,她立即心慌起来,继而手脚冰冷、全身抽搐,不省人事。待盼盼清醒过来后,她感到全身虚汗,四肢无力,过了15分钟后才恢复正常。

  专家说这是考试焦虑症,应适当调节

  此后,只要有人说考试,盼盼就会发作,症状时轻时重。由于她在学校不能正常学习,老师建议家长把她送到医院治疗。

  心理专家对盼盼进行了心理测试,判断她的表现是一种考试焦虑症。

  “考试焦虑是由一定的应考情境引起的,以担心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专家分析,盼盼是给自己施加了太大的压力,又没有科学的途径释放,最终导致她“谈考色变”。

  “我要求她每天都要写毛笔字,专门写考试的‘考’字。”昨天,专家告诉记者,针对盼盼的病情,他采取认知矫正法来缓解,主要目的是通过练字让她放松,而只写“考”字,则是为了让盼盼慢慢适应、接受自己的恐惧。

  最近一段时间,盼盼一直按照专家的嘱咐在家休养,并为自己制订了作息时间表,规划好了每天练字和学习的时间。

  虽然她的考试焦虑症状没有完全消除,但是已经有了较大改善。

  “每年高考前,就会有家长来咨询,但大多数学生的情况比盼盼要好,适当调节即可。”专家说。

  建议

  考前保持正常生物钟

  江苏省心育名师、南京市政治学科带头人陶德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面对高考,考生以及老师、家长都会有压力。适度的压力,有利于复习迎考,但压力过重会影响到生活和学习。

  缓解过重压力,首先要看淡结果,注重过程。此外,考生保持正常的生物钟,饮食、睡眠、运动,都要有规律。

  家长在这个时候也要有平常心,不能比孩子还焦虑。适当善意提醒是可以的,但不要对孩子的学习指手画脚。就快要高考了,相信孩子都是非常重视这场考试,也都有向上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