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男科 > 健康生活

广东 手足口病夺命3条

广东 手足口病夺命3条

  省卫生计生委发布手足口病预警信息(截至5月16日)

  截至5月16日,今年全省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8366例,死亡3例!省卫生计生委发布手足口病预警信息:当前本省手足口病已进入流行高发期,手足口病发病将在近期维持较高水平,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出现聚集性疫情的风险较高,部分病例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升高。

  据省卫生计生委通报的今年以来手足口病数据,发病88366例,死亡3例,较2015年同期病例数(51327例)上升72%,死亡数持平;较2014年同期病例数(138513例)下降36%,死亡数下降86%。

  监测显示,目前本省手足口病的优势病原体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

  专家评估认为:每年5~7月是广东省手足口病的流行高发期,当前本省手足口病已进入流行高发期,手足口病发病将在近期维持较高水平,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出现聚集性疫情的风险较高,部分病例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的风险升高。

  省卫生计生委提醒

  一、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要提高警惕,落实晨检、病例监测、生活娱乐用品清洁消毒、环境通风消毒等日常防控措施,保持室内外卫生清洁。及时注意观察儿童身体状况,如发现小朋友手、足、口等部位出现疱疹,应及时通知家长送医院就医,出现聚集性疫情要及时报告教育部门和卫生计生部门,及时处置。

  二、家长和儿童要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家庭要保持居室清洁、空气流通和勤晒衣被,尽量避免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家长及看护人员要帮助小朋友做好个人卫生,并保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提高抵抗力;儿童出现发热、出疹等症状时及时送医院进行规范诊治,根据医生建议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

  三、各类人流密集、流动性大的商场、儿童娱乐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要加强环境通风、清洁消毒等防控措施,保持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卫生清洁,预防手足口病传播。

  四、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高度重视,做好预检分诊工作,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医疗卫生场所要加强通风,加大候诊、就诊及治疗等区域的消毒频次,并为就诊人员提供便利的洗手设施;着重加强重症病例的早期诊断与救治工作,降低病死率。

  手足口病常识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多发传染病,主要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亦可通过空气(飞沫)和被病毒污染的水及食物传播。

  手足口病主要累及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急,传染性强。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皮疹或疱疹,预后良好,少数会发展为重症甚至死亡。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型别有多种,常见有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每年引起手足口病的优势型别有更替,其中EV71型引起重症及死亡的比例要高于其他型别。

  肠道病毒对高温及含氯消毒剂等敏感,对污染物品可选用暴晒、煮沸和含氯消毒剂等方式进行消毒;酒精对肠道病毒杀灭效果不佳,建议避免使用。

  注射微整形产品出现健康问题和纠纷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去年,上海一名女青年就因为让私人为自己注射玻尿酸隆鼻,导致右眼失明。日前,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非法行医罪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批准逮捕。

  化妆师“赴韩”学了5天就开始帮人打针

  张某是上海一家KTV的化妆师,在工作中他发现KTV里很多姑娘都有整容经历。从这些姑娘口中,张某得知整容手术收费很高,他便萌生了去学习整容的念头。

  2015年7月,张某前往北京一家号称是中韩合作的整容学校学习相关课程,仅用了5天,张某就“学成”归来。

  张某带着玻尿酸等回到上海,准备大展身手。他先在微信朋友圈上传了一些有关微整容的知识和照片,又把自己在北京学习的照片伪装成在韩国学习。

  没几天,KTV同事小美找到张某,说想要做鼻子。张某便为小美做了玻尿酸注射隆鼻,收了3000元。因为效果好,小美便把同样有隆鼻需求的微微介绍给张某。

  2015年9月19日下午,张某带着设备来到微微家中。微微见张某设备齐全,并很“专业”地给设备消毒,便打消了最后一点怀疑。张某为设备消毒后,便戴上了一次性手套,用酒精给微微鼻子、下巴消了毒,然后涂了一层麻药,之后就用针筒注射微微鼻子的右边。

  “痛!”微微大喊

  “这是正常反应,你可能晕针了,过一两个小时就好了。”张某安慰微微,说完又在微微下巴上打了一针。

  打完后,张某跟微微要钱。微微因觉得痛疼难忍,而且右眼还看不清东西,所以她拒绝付款,说等自己好点再给。张某便离开了微微的住所。

  过了一个小时,微微发现右眼完全看不见了,微微再联系张某,张某只让她赶紧去正规医院检查,之后就失联了。

  第二天,微微到派出所报警。

  2016年3月22日,张某在上海某地铁站被抓。

  经调查,张某没有任何行医资格。为了宣传自己,伪造在韩国学习整容的经历,并在微信大肆宣传。

  案发后,张某得知自己因打到血管,可能导致微微失明后,便换了手机号码逃走。经鉴定,微微因面部注射导致眼动脉、视网膜动脉、脑动脉栓塞,遗留右眼盲目5等级,已达重伤范围。

  “我不知道张某是否有相关证件,我在微信里看到过一张他在韩国学习整容的照片……我听同事说他打针效果还蛮好的,所以我就找他了,当时没想那么多。”微微后悔不已,事发后,仅修复鼻子毁容一项,她已花费3万元。

  因张某的行为涉嫌非法行医罪,近日他被上海普陀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非法机构场所隐蔽,不签协议规避风险

  近年来,医疗美容备受青睐,一些非法的机构或个人打起了歪主意,利用低收费和虚假广告等手段趁机抢占市场。因为不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或使用假、劣产品,非法医疗美容引发的纠纷和投诉屡见不鲜,致伤、致残甚至致死的案例频频曝光,给广大美容消费者及其家庭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

  普陀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根据日常查办案件中发现的违法行为,非法医疗美容机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场所和行动隐蔽。目前,非法医疗美容机构多采用熟人介绍,或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传播信息,有针对性地选择消费者群体,而且不直接说明人员、地址和联系方式,隐蔽性极强。同时,非法医疗美容的场所往往设在居民楼院或在普通的生活美容院内,室内户外往往不设医疗美容的广告,执法人员也难以发现并进行查处。

  第二,不签协议规避风险。根据国家《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规定,实施治疗前,执业医师必须向就医者本人或亲属书面告知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医疗风险和注意事项等,并取得就医者本人或监护人签字同意。这张《手术知情同意书》不仅是消费者了解手术风险的渠道,更是实施手术的证明和事后维权的利器。但地下医疗美容机构为了规避风险,往往夸大医疗美容产生的效果,对手术可能产生的风险避而不谈,不签署有关协议,甚至连基本的收款收据都不提供。一旦出现问题,相关人员只要更换联系方式和行医地点便可逃避责任。

  使用假药劣药,造成严重感染、毁容、致残等后果

  第三,操作的是冒牌医师或“专家”。按照规定,负责实施医疗美容外科项目的医师应具有6年以上从事美容外科或整形外科等相关专业临床工作经历,并具有主诊医师及以上资格。非法医疗美容机构经常没有固定的执业人员,手术一般由经营者本人或采取提前预约方式,聘用“走穴”医师实施。为了取得消费者信任,非法医疗美容机构往往宣称执业人员是在正规医疗机构任职多年的专家,有丰富的手术经验。但实际并非如此,执业人员往往并不符合有关条件,甚至并未取得有效的医师资格。

  第四,条件简陋风险极大。为了节约成本,掩人耳目,非法医疗美容机构大多未设置符合条件的消毒设施、设备,空间狭小,布局不合理,大量堆放杂物,空气、环境均未经过有效消毒,使用的药品来路不明、质量没有保证。术前不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也不配备必要的抢救设施,一旦出现危险往往是致命的。所谓的手术室往往是一张美容床、两三套医疗器械,经过简单消毒就开始操作,消费者被感染的风险极大。

  第五,假药劣药危害严重。一些非法医疗美容机构使用假药、劣药或没有质量保证的产品蒙骗消费者,如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奥美定谎称玻尿酸或胶原蛋白进行注射。消费者在短时间内可能不会察觉,但假药劣药的危害会逐渐显现,甚至造成严重感染、毁容、致残、致癌等后果。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提醒,无论进行哪种医疗美容,术前都务必确认该机构是否取得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主诊医师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同时,一定要签署相关协议,索取印有该医疗机构公章的发票。切勿轻信或为了省钱而选择地下美容机构。(文中人物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