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妇产科 > 妇科 > 妇科新闻

产后出血量的测量方法

产后出血量的测量方法

生孩子本来是一个很正常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中充满的危险,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不好等因素影响,导致产后大出血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孕产妇还因此丧失了性命。专家指出,临床上常采用宫腔纱布条填塞来治疗产后出血,但是,产后大出血如何判断呢?下面我们来看看。

产后出血量测量方法

(一)常用的产后出血量测量方法:

1.目测法:即肉眼估计法,凭经验、估计血量常是实际出血量的一半。 2.面积法:浸湿两层敷料的面积来估算,如5×5cm2计血量2ml;10×10cm2

计血量5ml;15×15cm2计血量10ml等。受敷料吸水量不同的影响,常常只做大概估计。

3.容积法:使用弯盘、有刻度的积血器测量,较准确。 4.称重法:

出血量(ml)=(物品用后重量-物品用前重量)÷ 1.05 5.容积法+称重法

出血量(ml)=容积法测量出血量 + [(物品用后重量-物品用前重量)÷ 1.05 ]

(二)测量出血量的注意事项:

1.产后2小时是观察和及时处理产后出血的重要时期;

2.产后出血标准定为≥500ml,然而待出血已达500ml时再进行处理已为时过晚,出血量达200ml时,即应查找原因并积极处理;

3.注意阴道出血的同时,注意会阴切开、剖宫产腹部切口、子宫切口出血量,纱布和敷料上吸附的血量;

4.在阴道出血中,来势凶猛的出血固然危险,但小量持续不止的流血,即“细水长流”式出血的潜在危险更大;

5.产后24小时内要密切观察有否宫腔积血。

最后,小编告诉大家的是,产后大出血是指孕产妇分娩过程中,阴道出血量超过500ml,如果不能及时止血,产妇还有生命危险,这是一件很让人惋惜的事情,上述内容中,小编为您介绍了产后出血量测量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