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问诊之问“心悸”
“心悸”在西医中所示心血管病的一个类似症状,但是在中医中可能是气血虚弱的一个表现,中医专家还说中医中心悸分为惊悸和怔忡。
病人自觉心中动悸不宁,谓之心悸,是心系病变。其发病机理与津气虚滞攸关。津气生化输泄关乎脾肾,联系脾肾分析其理,才能揭示致悸根源。此证有寒有热,有虚有实。虚证是因心气不足。心气是由肾系元气与牌系谷气合成的卫气从少阳三焦输送而来,成为心脏搏动的动力。
所以心气虚损实与脾肾功能亏损休戚相关。心悸兼见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舌淡而嫩,脉虚无力,此为单纯气虚;兼见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微数,此为气阴两虚;兼见头晕眼花,困倦无力,舌质淡白,脉象虚弱,此为气血两虚;兼见神疲欲寐,形寒怯冷,舌质淡嫩,脉迟无力,此为阳气虚损。
四者虽然都是心气不足,兼证却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异。实证是因水液失调,变生痰饮水湿,从少阳三焦侵犯心系,成为心悸。
兼见头晕失眠,苔黄而腻,脉象滑数,此为肺牌同病,津气失调,气郁化热,炼液成痰,痰火扰心;兼见起则头眩,时吐稀涎,舌淡苔滑,脉象弦缓,此为脾肾同病,饮邪内结,上凌于心;兼见形寒怯冷,四肢浮肿,舌胖而有齿痕,脉象弦、儒、迟、数均有而无定体,此亦脾肾阳虚,气化不及,水饮内停,上凌于心。
此外,肺失宣降,长期不愈,妨碍心血运行,肺心同病而呈心悸、气喘、咳痰、浮肿、口唇发绀,此为肺病及心,由功能失调转为器质病变,殊难治愈。
惊悸:目击异物,耳闻异声,遇险临危,心存恐怖,突然心率加快,谓之惊悸。是因神受刺激,心神浮动,导致神、心、血、脉同病而与一般心悸有所不同。因惊致悸,不仅阴血有亏,心气亦有不足,以致一遇意外,心脉收引,即呈惊悸。若气定神闲则处变不惊,何悸之有。此证虽然有虚有实,虚证较为常见,实证偶亦有之。兼见夜寐不宁,时而惊悸,头晕眼花,脉细微数者,乃阴虚有热之惊悸也;兼见眩晕痰多,大便秘结,苔黄而腻,脉滑数有力者,乃痰火凌心之惊悸也。
怔忡:平时心率正常,十日半月突然心率加快,发后渐复正常,谓之怔忡。此证本虚标实,是因心肾阳虚。心气虽亏而其虚不甚,故平时不悸。但因肾阳已衰,气化不及,水饮内停,停积稍久则凌心而悸矣!加之肾阳虚衰,表卫不固,微感外寒则脉挛而悸矣!
-
痛风怎样缓解疼痛?护理措施要了解痛风患者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感,并且会出现关节肿胀的问题,尽量将患肢抬高能有效缓解疼痛,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来缓解疼痛,如果出
-
延缓衰老中医推荐这6个方法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也就会逐渐的变老,这些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有很多的人是比较在意养生的问题的,尤其是会选择一些好的办法和药
-
中医详解亚健康的五大类型?人们也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多关注这些对自己的健康也是有很大好处的,特别是一些亚健康时刻会影响着一部分人群,因此大
-
中药一定要趁热喝吗?往出现一些疾病的时候不少的人会选择中医方法来进行治疗,因为有一部分毛病选择中医来进行处理是比较合适且见效快的,因此我们大
-
上火怎么办中医按摩也能治上火?上火是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而这样病的出现往往是在天气干燥的时候容易引起,因此当出现上火的症状后大家也要尽早的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