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走向规律及其病候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其命名是根据其阴阳属性,所属脏腑、循行部位综合而定的。它们分别隶属于十二脏腑,各经用其所属脏腑的名称,结合循行于手足、内外、前中后的不同部位,并依据阴阳学说,给予不同的名称。
(1)十二经脉走向规律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行于上肢内侧。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行于上肢外侧。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行于下肢的前、外、后侧,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行于下肢的内侧。
(2)十二经脉病候
手太阴肺经: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息,咳血,伤风,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及手臂内侧前缘痛,肩背部寒冷、疼痛等证。
手阳明大肠经:腹痛、肠鸣、泄泻,便秘、痢疾、咽喉肿痛,齿痛,鼻流清涕或出血,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肿或寒冷等证。
足阳明胃经:肠鸣腹胀,水肿,胃痛,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部及膝髌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证。
足太阴脾经: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疼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等证。
手少阴心经:心痛,咽干,口渴,目黄,胁痛,上臂内侧痛,手心发热等证。
手太阳小肠经:少腹痛,腰脊痛引睾丸,耳聋,目黄,颊肿,咽喉肿痛,肩臂外侧后缘痛等证。
足太阳膀胱经:小便不通,遗尿,癫狂,疟疾,目痛,见风流泪,鼻塞多涕,鼻衄,头痛,项、背、腰、臀部以及下肢后侧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等。
足少阴肾经:咳血,气喘,舌干,咽喉肿痛、水肿,大便秘结,泄泻,腰痛,脊股内后侧痛,痿弱无力,足心热等。
手厥阴心包经:心痛,胸闷,心悸,心烦,癫狂,腋肿,肘臂挛急,掌心发热等证。
手少阳三焦经:腹胀、水肿,遗尿,小便不利,耳聋、耳鸣,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颊肿,耳后、肩臂肘部外侧疼痛等。
足少阳胆经:口苦,目眩,疟疾,头痛,颔痛,目外眦痛,缺盆部肿痛,腋下肿,胸、胁、股及下肢外侧痛,足外侧痛,足外侧发热等。
足厥阴肝经:腰痛,腹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
-
痛风怎样缓解疼痛?护理措施要了解痛风患者会出现剧烈的疼痛感,并且会出现关节肿胀的问题,尽量将患肢抬高能有效缓解疼痛,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来缓解疼痛,如果出
-
延缓衰老中医推荐这6个方法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也就会逐渐的变老,这些是很正常的现象,因此有很多的人是比较在意养生的问题的,尤其是会选择一些好的办法和药
-
中医详解亚健康的五大类型?人们也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多关注这些对自己的健康也是有很大好处的,特别是一些亚健康时刻会影响着一部分人群,因此大
-
中药一定要趁热喝吗?往出现一些疾病的时候不少的人会选择中医方法来进行治疗,因为有一部分毛病选择中医来进行处理是比较合适且见效快的,因此我们大
-
上火怎么办中医按摩也能治上火?上火是生活当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而这样病的出现往往是在天气干燥的时候容易引起,因此当出现上火的症状后大家也要尽早的来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