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肺朝百脉”是什么意思

中医中“肺朝百脉”是什么意思

“肺朝百脉”出自《素问·经脉别论》。解释有下面的三种:一、为臣见君为朝;二、为聚会;三、为对、向。在《内难经选释》也注为“百脉朝肺”。而中医专家认为,“肺朝百脉”应理解为肺助心运行血液并将精气输布全身。

相傅治节而朝百脉

推动血液在脉内运行的主要脏器是心,然协助心行使这一功能的是肺,故《内经》称心为“君主”而肺为“相傅”,《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张隐庵《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注曰:“位高近君,犹之宰辅,主行荣卫阴阳,故治节出焉。”说明肺既能协助心主神明,又能协助心行全身之血脉,共同维系着整个血液循环以荣养全身。

从现代医学的生理病理方面来说,肺本身能贮存全身总血量的10%,如机体遇某种原因出现少量失血时,肺即能释放出一部分贮存的血液以参与血液的循环。肺所贮存的血液和左心房中的血液混合在一起,既可维持左心室血液的充盈,又能维持其正常的输出量。肺循环除吸进新鲜氧气进行气体交换外,还有保持循环血液的清洁,使冠状循环和脑循环免受损害的作用。因肺是唯一在体静脉和左心流出血管之间起过滤作用的器官,并有“毛细血管过滤器”之称,可防止脂肪细胞、骨髓、脱落的癌细胞、气泡、静脉注入的微小颗粒等进入动脉系统。肺这种参与血液循环,并保持循环血液清洁的作用,正与中医理论中肺助心的“相傅”作用相合,也可说是肺朝百脉的含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