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医疗是理想还是现实?

免费医疗是理想还是现实?

二千五百年前,孔子提出《大同论》,遥想大同,近说小康。(略)

“天下为公、世界大同”,是中国人民历代的崇高理想。在大同理想的启示下,康有为提倡“维新”,作《大同书》;孙中山创导《三民主义》,大书“天下为公”;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以“小康”为建设目标。

孔子(前551—前479)提出《大同论》之后,柏拉图(前428—前347)提出《理想国》,莫尔斯(1478—1535)提出《乌托邦》,傅立叶(1772—1837)提出“法郎吉”幸福社会,圣西门(1760—1825)提出知识分子和企业家的乐园,马克思(1818—1883)提出科学社会主义,英国提出费边社会主义(1884),美国以自由民主立国(1776)。这都是引导人类前进的崇高理想。

比较各种理想,《大同论》在时间上早得多,在意境上高得多,这使我们不能不感叹孔子的先知先觉!今天诵读这篇《大同论》,好像是跨越二千五百年,跟先师孔子面对面讨论全球化时代的发展问题。

苏联的理想是建立没有阶级剥削的社会主义;伊朗的理想是建立地上天国;美国的理想是建立自由民主的世界;中国的理想是“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你选择哪一种?我选择“大同”。因为:“大同理想”,崇高、远大、广博、平易!

我们的当前任务是:建设小康,志在大同。

大同时期的特点:1、天下为公(政权禅让);2、选贤与能(文官考试);3、讲信修睦(守信、睦邻);4、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终身福利,从摇篮到棺材);5、男有分,女有归(幸福家庭);6、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财务公有)。

大同时期的实践者是谁?孔子没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