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术语 何谓十二经筋?

中医术语 何谓十二经筋?

什么是十二经筋?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十二经脉的外周连属部分。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正如《素问·痿论》所兑:“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经筋为病,多为转筋、筋痛、痹证等,针灸治疗多局部取穴而泻之。下面中医小编为您详细解读:

十二经筋的含义是什么?

经”即十二经脉,“筋”为肌肉的总称。首载于《内经》的《灵枢?经筋》。十二经筋同样以手足三阴三阳命名,为*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文解字》云:“筋者,肉之力也。”筋肉的动力来源是依赖经络运行气血以滋养筋肉而来,故手得血则能握,足得血则能行,所以才依经络而命名经筋。

经筋具有约束骨骼、屈伸关节、维持*正常运动功能的作用,是十二经脉之气濡养筋肉骨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

十二经筋的分布规律:

均起于四肢末端,上行于头面胸腹部。每遇骨节部位则结于或聚于此,遇胸腹壁或入胸腹腔则散于或布于该部而成片,但与脏腑无属络关系。三阳经筋分布于项背和四肢外侧,三阴经筋分布于胸腹和四肢内侧。足三阳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九页(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有什么作用?

约束骨骼,完成运动关节和保护关节的功能。

以上就是十二经筋的相关介绍,相信您对这个中医术语也有了一些了解。

推荐阅读:

常见的中医术语有哪些?                   中医术语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