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中医术语
在中医的术语的方面的理解上,我们往往都是一知半解的。那么像阴虚阳亢、心肾不交、肺气肾气脾气等都是指的什么呢?如果在生活中我们有了相应的症状表现,能用中医的说法准确的指出自己的症候吗?下面就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中医术语做一些相应的了解。
(1) 阴虚阳亢:阴虚指精血或津液的亏虚。一般在正常状态下,阴和阳是相对平衡的,相互制约而协调。阴气亏损,阳气失去制约,就会产生亢盛的病理变化,生理病理性功能亢进,称为“阳亢”。因此,阴虚会引起阳气亢盛,阳亢则能使阴液耗损,两者互为因果。临床表现: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咳血,消瘦或失眠,烦躁易思,或遗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等。
(2) 心肾不交: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互相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肾不交是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态。心居上焦,肾居下焦。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称为心肾不交。主要症状:心烦,失眠,多梦,怔忡,心悸,遗精等。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病人。
(3) 伤寒:病名或证候名。中医中广义的伤寒是外感发热病的总称:狭义的伤寒是属于太阳表症的一个症型,主要症状有发热,恶寒,无汗,头项强痛等。与现代医学所称的“伤寒”不同。病因,指伤于寒邪。
(4) 脾气:主要指脾的动化功能,也包括脾的升清和统摄。固身血液的功能。
(5) 肝气:指肝本脏的精气。常贝症状为两胁气胀疼痛,胸闷不舒;兼症较多见的是一些消化功能紊乱的症状。
(6) 肾气:肾精化生之气,指肾脏的功能活动,如生长,发育及性机能的活动。
(7) 神气:传统中医有心藏神的说法。
(8) 四气:指风,寒,暑,湿四种邪气。
对于中医方面的知识了解的愈多,进行中医养生和保健就越容易。毋庸置疑,在这些常见的中医术语中,对人的各种症候的描述是比较多的。>>> 先辨阴阳 再察色按脉
-
风湿病康复要注意什么?风湿病的患者要经常做按摩,能有效缓解风湿关节炎的疼痛感,能促进血液循环的有效环节关节的活动性,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能够增
-
中医上说民间“九九”是什么呢天文专家介绍说,“九九”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为适用的一种杂节气。它从冬至那一天开始算起,进入“数九”,俗称“
-
脾虚的5个症状是什么呢脾虚是中医的一个术语,你了解过自己的身体器官吗?小编今天就为你讲解有关脾的知识。脾的功能是消化饮食,把饮食的精华运输全身
-
寒性体质的人如何通过中医治疗呢很多人经常会手脚冰冷,为啥会这样,其他人为啥么事呢?人类的体质有多种,如寒性体质,热性体质,平和体质等,他可能是寒性体质
-
刮痧可以刮哪些部位吧你了解自己的脾脏吗?你知道他的功能作用是什么吗?脾脏是人体中最大的淋巴器官,承担着过滤和储存血液的作用。这用重要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