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医治疗有特色 治病注重季节
你知道吗?傣医治病是注重季节的呢!我国公历把一年之12个月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传统中医药学也根据这四个季节的划分来论述*机能的变化、疾病的发生、防治的规律等。但傣医理论却与之不同。
由于傣族主要聚居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气温高,雨量足,湿度大,这种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就具有高温、高湿度的气候特点,而四季划分不明显。
因此,傣族传统医药理论从千百年的实践生活中,根据傣族地区这种特殊的气候特点,把一年划分为三个季节,即冷季、热季、雨季。
冷季为每年傣历的1月至4月,相当于公历的11月至次年的2月;
热季为傣历的5月至8月,相当于公历的3月至6月;
雨季为傣历的9月至12月,相当于公历7月至10月。
在冷、热、雨三个季节里,均有各种不同的疾病发生,而在季节相交的前后一段时间里,各有一些疾病发病率较高。
比如在傣历的4月至5月间,即公历2月至3月份,是冷季与热季的交季的时期,腹泻、痢疾等病的发病率较高。在傣历8月至9月,即公历的6月至7月份,是热季与雨季的交季时期,疟疾的发病率较高。而在傣历12月至次年1月,相当于公历的10月至11月份,是雨季与冷季的交季时期,这一时期中伤风感冒,咳嗽哮喘等疾病发病率较高。
为此,根据季节的不同、疾病的差异,每个季节用药均有偏重,都有一些固定的药方(傣语称为雅塔),用来防治不同时期发生的各种疾病。如热季多用苦味药物,以清热、解毒、凉血等。雨季多用涩味药物,用以收敛、除湿等。冷季则多用辣味药物,用以散寒、温中、止痛等等。
相关文章
-
女性贫血如何调养?贫血应进补养血药膳女性贫血需要做好调养工作,多吃些调理气血的食物,能有效改善贫血的问题,党参和红枣具有调理气血的作用,能促进血液循环,也可
-
傣医的睡药、敷药、蒸药、研药或磨药、刺药大家不了解中医上的民族医学吧,傣医也是很著名的医疗技术,他们独特的医疗方法深的人们的喜爱,那么他们的方法和汉族传统方法有
-
傣族的望、问、摸三诊的诊病方法一提到傣族,我们就会想到泼水节,其实他们除了泼水节,最出名的就是傣医药理论的望、问、摸三诊的诊病方法,我们汉族也有这套体
-
傣医不断发展 望问摸治大病中国医术博大精深,中国不同民族所研究的看病、治疗的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我们汉族最常说的诊病方法就是望闻问切,其他民族的诊
-
中医文化之---傣医学概述及内涵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这门学科是傣医学,傣医学也是我国中医文化中的一个分支,是由我国少数民族--傣族人民经过祖祖辈辈的言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