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冻助养生 注意三个部位不能冻着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秋分节气,这也意味着我们已经正式的进入了秋季,俗话说春捂秋冻,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养生常识,但是有些部位是不能冻着的,那么哪些部位不能冻着呢?下面我们的寻医问药专家为大家说说秋季养生哪些部位不能冻着!
注意饮食解秋燥
秋分前后天气比较干燥,红薯和胡萝卜这两种食物都有很好的润燥作用。
其中,秋分前一般气温偏高,属于温燥,适合吃一些清凉的食物来抑制这种干燥,所以胡萝卜更好,因为胡萝卜不仅可以调节“温燥”的平衡,还能补气、消食。而有些地区秋分以后天气开始转凉,气候特征是凉燥,这个时候就更适合吃红薯,因为可以温热养肺,同时也可以润肺。此外,坚果、秋蜜等也可以防止秋燥对于*的伤害,起到润肺、养肺的作用,从而利于秋季的身体保健。
另外,秋季是胃病的多发季节,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的朋友,更应格外小心,以防旧病复发。 胃病患者的秋季饮食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少食多餐,使胃中经常有食物和胃酸进行中和,防止胃酸侵蚀胃黏膜和溃疡面而加重病情;第二,避免过多食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辣椒、芥末、浓茶、浓咖啡、酒及过热、过甜的食物;第三,不要睡前进食(尤其是饱食),因夜间进食影响胃酸分泌过多而诱发或加重胃溃疡。
秋后三个地方别冻着
中医学有一种养生理论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捂秋冻”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不过,“春捂秋冻”是相对而论的,是有条件的,年轻人、身强力壮之人,添加衣物的时候可以晚点、强度都可以稍大些;老年人、身体虚弱的人,特别是心脑血管功能不健康的老年人,则要注意分寸,甚至要春捂秋也捂。
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顾问温长路介绍,因为深秋季节气温变化大,这种变化多端的天气会使人的皮肤、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周围血管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也会引起血液黏稠度增高。即使正常的秋冻,有三个“禁地”——头、肚脐、脚也是要严加保护的。
头:
入秋后外出的时候最好戴帽子,洗头时用水要比平时热一点,额头上出汗水时不能见风。这是因为头作为*“诸阳之会”,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受寒,体内阳气会散失大部。
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四肢血管病的人,以及四肢不温的人和易感风寒的人,尤其要在这方面提高警惕。
肚脐:
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机体阳气,特别是一些脾胃虚弱,怕冷、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还可以采取经常在肚脐热敷的方法,驱寒助阳。
脚:
脚是*各个部位中离心脏最远的地方,因此,血液流经的路程也最长,而脚又汇集了全身的诸多经脉,所以人们常说“脚冷,则冷全身”。足部寒冷,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病邪就有可能乘虚而入。所以秋季睡前泡泡脚是个非常好的选择。
秋分节气怎么养生呢?秋季的天气非常的干燥,我们要注意做好缓解秋燥的工作,同时要做好秋冻的工作,但是身体的头部,肚脐,脚部是不能着凉的,否则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
-
女人气血不足怎么办?3个妙招让你气血充足女人气血不足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并且会有腰膝酸软的情况,红豆和红枣具有调理气血的作用,气血不足可以食疗调养,多吃些调理
-
哪些中西药不能同时服用 你知道吗我们都知道,有些疾病是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但是我们也要知道,有些中药和西药是不能同时服用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到底是哪些
-
怎么延缓衰老 小跑健脑 下蹲强心怎么延缓衰老呢?我们的机体就像是一台机器,是有若干的零部件组成的,也就是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当然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断的使
-
怎么净化血液 八种食材来助力血液是身体健康的源泉,把营养物质疏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与器官,维持生命的健康。如果身体的血液出现了问题,那么身体的健康就会
-
怎么缓解久坐的危害我们都知道久坐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比如会伤害心脏的健康,伤害腰椎的健康,伤害肾脏的健康等等,那么怎么缓解久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