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在中医学中到底是如何应用的
根据阴阳学说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的规律,则人之体表在外为阳,脏腑在内为阴;头在上为阳,足在下为阴;背在上外为阳,腹在下内为阴。
阴阳与*生理的关系
无论是*的整体还是各部分的生理功能,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说明。*的正常生命活动健康与否,都决定于阴阳是否调和。*的生理功能都是通过气机的升降出入实现的,而阳主升,阴主降;阳主出,阴主入,*之阴阳调和则气机升降出入协调平衡,*就健康,中医称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与*病理的关系
*阴阳失去平衡称为阴阳失调。阴阳失调后就会表现出各种症状,古人对症状的分类,也是用阴阳来代表和说明的。阳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发热、口渴、脉数(快)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热(阳)证。阴证,一般表现的症状是:不发热、口不渴、手足冷、脉迟(慢)等,这类症状,古人又称为寒(阴)证。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临床上还有一类阴阳失调关系是阴阳偏衰。即是指阴或阳低于正常水平的失调,其一方低于正常水平,而另一方保持正常水平,或双方都不同程度低于正常水平,故出现虚证。阴不足,阳相对偏盛则阴虚生内热;阳不足,阴相对偏盛则阳虚生外寒;阴阳双方都不同程度不足,则虚寒、虚热并见或阴阳两虚。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阴阳两虚”。
阴阳在诊断上的应用
阴阳是诊断的总纲。疾病虽然很多,但其病变部位、性质及证候的属性都可以用阴阳来概括,如从疾病发展部位来看,不在表(阳),就在里(阴)。从疾病性质来看:热证(阳),寒证(阴)。从疾病发展趋势来自看:实证(阳)虚证(阴)。在临床辨证中,首先要分清阴阳,才能抓住疾病的本质,做到执简驭繁。
阴阳在治疗上的应用
中药种类甚多,但就其性能不外阴阳两类,从药性来看,不外寒、热、温、凉四性,其中温热属阳,寒凉属阴。其治疗原则是“调整阴阳,以平为期”,针对阴阳盛衰,采取补其不足,泻其有余,使阴阳偏盛偏衰的异常现象得到纠正,恢复其相对平衡状态。
中医常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的治疗原则,促使失调的阴阳重新恢复到相对的平衡。临床上借药性之偏,来纠正*阴阳之偏,使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临床具体用法:①阴盛则寒,治法:寒者热之(用热药治疗实寒证);②阳盛则热,治法:热者寒之(用寒药治疗实热证);③阳不足、阴偏亢,治法:助阳抑阴;⑤阴不足、阳偏亢,治法:滋阴抑阳;⑥阴阳两者均不足,治法:滋阴助阳(阴阳双补)。(仲义轩)
-
女人气血不足怎么办?3个妙招让你气血充足女人气血不足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并且会有腰膝酸软的情况,红豆和红枣具有调理气血的作用,气血不足可以食疗调养,多吃些调理
-
哪些中西药不能同时服用 你知道吗我们都知道,有些疾病是需要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但是我们也要知道,有些中药和西药是不能同时服用的,下面我们来看看,到底是哪些
-
怎么延缓衰老 小跑健脑 下蹲强心怎么延缓衰老呢?我们的机体就像是一台机器,是有若干的零部件组成的,也就是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当然随着年龄的增加,不断的使
-
怎么净化血液 八种食材来助力血液是身体健康的源泉,把营养物质疏送到身体的各个组织与器官,维持生命的健康。如果身体的血液出现了问题,那么身体的健康就会
-
怎么缓解久坐的危害我们都知道久坐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比如会伤害心脏的健康,伤害腰椎的健康,伤害肾脏的健康等等,那么怎么缓解久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