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上火?中医教你辩证去火

什么是上火?中医教你辩证去火

我们经常会说到上火了,如脸上起痘痘,口腔溃疡,便秘的时候,我们都会笼统的说上火了。那么具体什么是上火呢?可能很多人也分不太清楚。下面中医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什么叫上火?上火后又该如何灭火呢?

无论在中医还是西医的名词术语中,都没有‘上火’的概念”,西医把所谓上火的症状,看作炎症反应;而中医则认为,它们与*不同脏腑的“火热之邪”有关。

上火的原因非常复杂。比如眼睛肿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西医认为多与病菌或病毒感染有关,所以治疗上要用抗生素;而口舌生疮则可能与维生素B2缺乏有关,应该补维生素。中医的火则有好坏两种,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教授张湖德表示,对人有用的叫“少(shao)火”,俗语常说的“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就是这种火,它体现了*新陈代谢的力量;对人有害的叫“壮火”,也就是病理之火,会消耗*的能量,使人生病。人们平时说的“上火”多指后者,大概分为七种类型。

生气容易上肝火

肝火产生的原因主要在情志。上了肝火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压不住火、老想生气。对于这种人,老百姓有一种很形象的说法,叫“肝火旺”。有调查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上火,尤其是老年女性,上火后持续的时间也更长。这和女性心思细腻、敏感,一旦愿望达不到,往往闷闷不乐有关。此外,外感火热之邪,也容易上肝火。比如春天,风热之邪容易侵犯肝脏,导致上火;夏天和冬天则分别有暑热和寒邪侵犯。

上火的症状非常多,怎么判断哪种症状属于什么火呢?张国玺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方法:一般来说,目赤肿痛是肝火。具体来讲,肝火又分为实火和虚火两种。由情绪引起的,一般偏虚火,主要症状是:舌苔少而红、头晕耳鸣,嗓子干却不太想喝水。实火的表现则是: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总想喝水。

要想泻火,就要先根据症状,判断自己是上了哪种肝火。实火的上火时间比较长,要泻火,先得清肝,可以用决明子、麦冬泡水,或者去药店买点龙胆泻肝汤。虚火的上火时间比较短,可以吃甲鱼,边滋阴边降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