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从“出汗”知晓健康状况

中医教你从“出汗”知晓健康状况

人一感到紧张就使劲出汗,很常见,正常情况,医学上认为这是人在紧急情况下的正常生理反应。相反,人越出汗,自己就会越觉得紧张,这种情况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人已经注意到自己在不停地、大量的出汗,大脑在暗示自己处于紧张状态,这样就会更让自己更加紧张。但是中医上认为,除了这种正常的出汗,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出汗,身上的汗水往往可以告诉你身体某个部位出了问题,一起来看下吧!

一般而言,紧张出汗不需要进行干预,但是如果您觉得由于紧张出汗而给自己带来非常大的痛苦,或者由于紧张出汗影响了您的工作学习,那就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了。

人在紧张时肾上腺激素会大量分泌,肾上腺激素可促进人的生理活动,导致全身代谢旺盛,大量物质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被分解,产生的水和其他产物就形成汗液分泌出来。

从中医角度来看,汗是津液的代谢产品,出汗过多,会耗气,也会伤及津液而损于心血。

汗量

无汗:又称闭汗,是指汗腺减少或机体不产生汗液,身体局部或全身少汗或完全不出汗。患者某些部位或全身皮肤非常干燥,他们多半曾患有皮肤病(如银屑病、硬皮病等),令毛孔闭塞,以致无汗。另外,若身体新陈代谢紊乱,亦可能会无汗。老人活动量减少,汗腺萎缩,排汗较小。

多汗:多汗是指在恒温和静态情况下仍大量出汗。多汗兼有心悸、食欲亢进、情绪波动、失眠,可能是甲状腺机能亢进;多汗兼头晕乏力,以及感到饥饿,可能是血糖过低及肝功能欠佳。服用某些药物后,亦会产生多汗反应。重金属中毒,例如铅、汞、砷等,可能亦会有多汗现象。

出汗时间

自汗:在白天清醒的状态下,不因劳动、穿厚衣或高温而汗自出,称为自汗,是气虚、阳虚的表现。自汗的人通常精神不振,气短、怕冷。

盗汗:入睡后,在半夜或黎明时分,胸部,背部、大腿等地方出汗,出汗量甚多,可使衣服湿透。盗汗多为阴虚所致,若伴有低热、两颧潮红、手心发热、口干等症状,可能是肺病的征象。

出汗部位

头汗:以头面部出汗为多,是肝胃有热及气虚所致。若兼有四肢发冷、气短,多为阳气虚。重病患者若突然额头大汗,则是病危警告。现代医学发现,突然间一侧额头出汗,多是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可能患有动脉瘤。

手足汗:心情紧张时会手脚出汗,而经常两手潮湿和冰冷,则多因脾胃湿蒸,气虚、肾虚所致。

出汗是小事,一般人都不会在意。但是当你有上述的出汗情况时,要警惕自己是否身体出问题了。不要怕麻烦,赶紧看下中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