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介绍 最经典的三则退烧良方

中医介绍 最经典的三则退烧良方

发烧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关于退烧的方法也有很多,如药物退烧发,物理降温法,那么中医是如何降温退烧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中医常用的三种经典退热方法:“釜底抽薪”、“扬汤止沸”、“热者寒之”。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在讲具体内容之前,我们先来观察一种生活现象,如果我把一个高热的病人比作一壶正在烧开的水,“退热”就是要使这壶水冷却下来,你想有几种方法?我想至少有3种:首先,要把炉火关掉,以减少产热,这叫“釜底抽薪”;其次,应把壶盖打开,或将开水搅拌,以增加散热,所谓“扬汤止沸”;再次,可往开水中兑入冷水,甚至冰块,所谓“热者寒之”。

1.釜底抽薪法

相当于中医“通腑泄热法”,即用苦寒通便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主要适用于高热而有便秘的病人。如病人出现高热汗出,大便不通,腹胀、腹痛拒按,甚至胡言乱语,舌苔黄糙起刺,脉滑有力时。此犹如锅下柴多火旺,抽去柴薪则火熄热退。故常用大黄、芒硝等药,或将其配入清热方剂中,以通利大便,泻下热结,使邪热从下而去,可达到去火退热之功;再者,通便去火,又能保护阴液,犹如防止火太旺而将水烧干,限制体温上升,这也有利于退热。

2.扬汤止沸法

相当于中医“疏散退热法”,即用药性辛散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它主要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发汗退热法,适用于表证发热的病人,常见发热与恶寒怕冷同时并见,无汗或有汗不畅,这是由于体表受外邪困遏引起的发热,因受邪性质的不同和病*质的差异,又可分为风寒表证和风热表证两大类。

前者恶寒明显,一般无汗,且兼有头痛,肢体酸痛,鼻塞流清涕,口不渴,咽喉不痛,脉浮紧等;

后者发热明显,一般有汗,且兼有头痛,口渴,咽喉肿痛,脉浮数等。

好文推荐:

眼睛干涩怎么办 穴位按摩帮你来缓解 >>>

关注身体健康 舌苔变化要注意 >>>

手相养生 看手掌颜色知一生运势 >>>

晨起养生九方法 让你健康更长寿 >>>

四总穴歌 牢记四大穴位健康无忧 >>>

缓解“夏打盹”需常按摩三大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