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荐 调理脾胃不和的家庭药膳

中医推荐 调理脾胃不和的家庭药膳

很多宝宝容易出现脾胃不和的症状,中医介绍,脾胃不和常会出现食欲减退、食后腹胀等症状,那么脾胃不和该如何调理呢?下面中医就为大家推荐一些健脾化湿、消食健胃的食物。

祖国医学认为,脾的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机体生命活动的持续和气血津液的生化,都依赖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因此又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是“后天之本”。如果脾的运化、升清功能失职,就会造成水谷、水湿不运,消化功能减退,以及脾不统血、清阳不升等病理改变,从而出现腹胀或腹痛、纳少、便溏、浮肿、困重、内脏下垂、出血等脾病的常见症状。胃病以受纳、腐熟功能障碍及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主要病理改变,从而出现食少、脘胀或痛、呕恶、呃逆、嗳气等胃病常见症状。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如果脾失健运,则会出现口淡无味、口腻、口甜、口苦等口味异常,从而影响人的食欲。为了调养脾胃,可以经常选食一些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化湿、消食健胃等作用的食物。

山药

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的作用。《本草正》称其能“健脾补虚,滋精固肾,治诸虚百损,疗五劳七伤……”本品因含有较多的营养成分,又容易消化吸收,且药性平和,补而不滞,滋而不腻。故尤其适用于慢性疾病或病后虚弱羸瘦患者的调养。

药膳】山药苡仁粥

山药粉60克,薏苡仁30克。先将薏苡仁洗净水煮,将熟时,调入山药粉,用文火继续煮至粥熟。早晚温服。功能健脾益气,渗湿止泻。适用于脾气虚弱、食少便溏,或脾虚不运、湿浊下注之妇女带下等证。

白扁豆

有补脾和中、化湿的作用。由于本品既能健脾化湿,又能消暑和中,且药性温和、补而不滞,故尤其适用于脾虚湿盛、运化失常所致的食少、便溏及脾虚而湿浊下注、白带过多者,还常用于夏日暑湿伤中、脾胃不和所致的吐泻。食用时应充分加热。

【药膳】扁豆山药粥

扁豆、山药、粳米各100克,同煮粥食用。功能益气健脾、和中化湿。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小儿消化不良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