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曲解的养生论 养生=药补+食补

被曲解的养生论 养生=药补+食补

养生在如今社会是很受重视的,但是越是被人重视,虚假的成分也会越浓,中医专家介绍说目前有些养生观点是错误的,很多人认为的“养生=药补+食补”就是错误的。

周末在家,Linda进当当网逛了半小时就订了好几本书,除了专业书外,有三本与养生有关,分别是《捏捏小手百病消》、《秋季营养食谱》和《茶包小偏方喝出大健康》。她说第一本是买给两岁儿子的,让婆婆每天给宝宝做做按摩,据说小病、大病都能预防;第二本是买给父母的,让他们饮食上讲究些,少生病;第三本是买给自己的,她自己经常加班,很少有机会在家吃饭,谈不上饮食保健,不过倒是经常泡茶,她希望通过喝茶能起到一些保健的作用。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所谓养生就是药补、食补,对中医了解多一点的,再加上艾灸、经络按摩等。“真正的中医养生远不止这些”,专家认为,养生首先是顺应自然规律、适应社会、了解自己,正确处理三者的辩证关系。但很多人不愿意听,觉得是大道理,其实这点非常重要,换句话说,养生先要养德、养心。以适应社会为例,一个人如果什么都看不顺眼,总是埋怨,对别人不能宽容、理解,这个人无论饮食起居如何讲究,吃多少保健品,其面色都是晦暗的,因为“劳心思虑过耗真(气)”。

说到这儿,专家掏出手机,翻出一张照片,是他与一名患重症肌无力女孩一家的合影,她病愈后生了一个宝宝。“生活得充实,对社会有益也是养生的一部分”,他说,“看着这张照片心里会很快活,比喝碗参汤还要滋补!”

明代《寿世保元》更明确指出:“积善有功,常存阴德,可以延年。”张景岳也说:“唯乐可以养生,欲乐者莫如为善。”简明地道出了为善、快乐与养生之间的关系。

被功利:毫不费力的养生受热捧

对于日常饮食起居,中医也有具体的指导,总的原则就是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生物钟是最好的私人医生”,专家解释,感觉肚子饿了就该吃饭,想睡觉了就应该睡觉,累了就应该要休息。吃好睡好充养精气,从中医的角度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西医的角度说“休息好了免疫力增强,自然少生病”,根本没有必要额外地进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