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艾灸穴位可以治疗便秘

中医艾灸穴位可以治疗便秘

生活中由于生活不规律,或是生活习惯的不健康,很多人都有便秘的习惯,中医专家介绍说便秘可以试试中医针灸的方法。

中医治疗便秘的观点是从调节身体平衡出发,利用穴位的作用激发身体自我排泄的机能,所以安全有效。一些所谓的通便药物,单纯的运用泻的方法,容易打乱身体系统的运行规律,当时有效,过后仍会复发,甚至给身体带来一些副作用。因此,有便秘的朋友们还是尽是采用艾灸之类的绿色疗法,这才是对自已的身体负责。

艾灸可以使用温和灸,重点灸天枢和足三里,这两个穴位都是属于胃经的要穴,不仅可以让便秘的人顺利通便,而且可以使拉肚子的人止泻,所以从这两个穴位的作用上体现出艾灸穴位的双向调节作用,这也是艾灸的独特魅力所在。艾灸时每穴灸15分钟,每天一次,为增加效果,可以使用隔姜灸,方法和穴位同上,这样可以增强调节作用,更快缓解症状。

治疗便秘的艾灸治疗取穴(主穴)

1、天枢

【标准定位】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天枢穴位于*中腹部,肚脐两侧2寸处。

【主治疾病】便秘、腹胀、腹泻、脐周围痛、腹水、肠麻痹、消化不良、恶心想吐等症。

2、大横

【标准定位】横穴位于*的腹中部,距脐中4寸。

【主治疾病】泄泻,便秘,腹痛

3、大肠腧

【标准定位】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肠炎,痢疾,便秘,小儿消化不良;

4、支沟

【标准定位】伸臂俯掌,于手背腕横纹中点直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与间使穴相对取穴。

【主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习惯性便秘,呕吐泄泻。

5、承山

【标准定位】承山穴在小腿被测正中线上,伸小腿或上提足跟时,可以看到在小腿背侧中间肌肉(排肠肌)收缩时会形成一个人字形的分叉,承山穴就在这个人字形沟的顶点处。

【主治疾病】痔疮、便秘、脱肛、腰腿痛等

配穴:津液不足加曲池、上巨虚、太溪;气机郁滞加太冲、气海;脾肾双虚假脾俞、肾俞、太溪

艾灸方法:用艾条或灸盒做温和灸,腹部推荐3孔灸盒,背部推荐用单孔灸盒,支沟用艾条直接灸,或者直接绑上随身灸,每次每穴15-20分钟,7日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