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脾汤在皮肤科临床中应用举隅

归脾汤在皮肤科临床中应用举隅

归脾汤源于《济生方》笔者近年遵循“异病同治”之法, 用此方加减治疗皮肤病取得满意疗效。现整理介绍如下。


1 慢性荨麻疹 

宋某, 女, 34 岁。2003 年1月16 日初诊, 于2002 年2 月28 日产后开始, 全身泛发风团、瘙痒, 反复发作一年余。曾在某医院诊断为荨麻疹, 先后服用多种中西药及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硫代硫酸钠等症状有所缓解。但停药不久, 风团、瘙痒又反复发作。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发病与季节无关。

诊见: 躯干、四肢有大小形态不一, 形如豆瓣的淡红色风团, 触之稍硬, 并见多处抓痕血痂, 伴头晕、失眠、食少、体倦、舌淡、脉弱。皮肤划痕试验阳性。

西医诊断: 慢性荨麻疹。中医诊断: 瘾疹。证属气血虚弱, 风邪外袭, 治宜补气益血, 祛风止痒。用归脾汤加减。

处方: 黄芪25g,当归、白术各12g, 龙眼肉、太子参各15g, 炒枣仁20g, 白蒺藜、夜交藤各30g, 蝉衣、防、荆芥各10g, 甘草6g, 水煎服。服药10 剂, 风团、瘙痒明显改善, 守上方再服10 剂, 诸症解除, 皮肤划痕试验
阴性, 随访3 个月未复发。


按: 本病属产后耗伤气血导致血虚生风, 气虚卫外不固, 风邪乘虚侵袭肌肤, 气虚则摄运无力,血虚则肌肤失养, 致瘙痒不已, 所以治以补益气血, 祛风止痒, 方中黄芪、太子参益气固本, 且黄芪配当归补气生血, 气壮血旺; 白术补气健脾, 龙眼肉、酸枣仁、夜交藤养心安神, 荆芥、防风、蝉衣、白蒺藜祛风止痒, 全方以补气益血, 祛风止痒, 药证相合而收良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