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药 这些常识必须要知道
食疗要掌握好寒热虚实
老张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常半夜咳醒,纳食不香,口淡无味。看病时,听一位病友说,用雪梨炖冰糖效果好,便照法进行食疗。殊不知,越食疗,咳嗽越严重。
原来,老张的老慢支属于脾肺虚寒、寒痰内阻起来的,本应温肺化痰、补益脾胃的,而雪梨炖冰糖却起到相反的清热凉肺的作用,当然效果不理想了。
中医治疗或食疗,讲究寒热虚实,首先要掌握好药物或食物的性能。性能是指药物或食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与功能。药物的基本作用,是由于药物具有若干特性所决定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内容,这些特性统称为中药的性能,古人又称之为药物或食物的偏性。
四气、五味为中药或食物的基本药性。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大凡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多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多属于热性或温性。一般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助阳、补气等作用。“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这是治病的法则,也是寒热药性运用的基本原则。
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味药味。另外,有些药物还有淡味和涩味。一般认为,淡附于甘,涩乃酸之变味,所以习惯上仍称五味。人们在长期尝试药物或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味道的药物对疾病可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于是加以总结归纳如下。辛味能发散、行气、活血、开窍、化湿;甘味能补益、和中、缓急;酸味能收敛固涩;苦味能泻燥;咸味能软坚、散结、泻下;淡味能渗湿利尿。
四气五味是中药或食物性能的核心内容,是论述药性的重要依据,对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俗话说:“医食同源,药食同行,先到厨房,后到药房。”食疗治病,在我国源远流长。由于中医治病,重视阴阳寒热辨证,食疗亦当先了解食物的属寒属热,属阴属阳,才能有的放矢。如让素体偏热的人,吃鸭、甲鱼、泥鳅等寒凉养阴的食物,让素体偏寒的人,常吃韭菜、荔枝、核桃肉等性温补阳的食物,则有利于纠正机体阴阳的平衡。
老张是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常常半夜咳醒,纳食不香,口淡无味。看病时,听一位病友说,用雪梨炖冰糖效果好,便照法进行食疗。殊不知,越食疗,咳嗽越严重。
原来,老张的老慢支属于脾肺虚寒、寒痰内阻起来的,本应温肺化痰、补益脾胃的,而雪梨炖冰糖却起到相反的清热凉肺的作用,当然效果不理想了。
中医治疗或食疗,讲究寒热虚实,首先要掌握好药物或食物的性能。性能是指药物或食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与功能。药物的基本作用,是由于药物具有若干特性所决定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内容,这些特性统称为中药的性能,古人又称之为药物或食物的偏性。
四气、五味为中药或食物的基本药性。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大凡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多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多属于热性或温性。一般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助阳、补气等作用。“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这是治病的法则,也是寒热药性运用的基本原则。
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五味药味。另外,有些药物还有淡味和涩味。一般认为,淡附于甘,涩乃酸之变味,所以习惯上仍称五味。人们在长期尝试药物或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味道的药物对疾病可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于是加以总结归纳如下。辛味能发散、行气、活血、开窍、化湿;甘味能补益、和中、缓急;酸味能收敛固涩;苦味能泻燥;咸味能软坚、散结、泻下;淡味能渗湿利尿。
四气五味是中药或食物性能的核心内容,是论述药性的重要依据,对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俗话说:“医食同源,药食同行,先到厨房,后到药房。”食疗治病,在我国源远流长。由于中医治病,重视阴阳寒热辨证,食疗亦当先了解食物的属寒属热,属阴属阳,才能有的放矢。如让素体偏热的人,吃鸭、甲鱼、泥鳅等寒凉养阴的食物,让素体偏寒的人,常吃韭菜、荔枝、核桃肉等性温补阳的食物,则有利于纠正机体阴阳的平衡。
相关文章
-
女性手脚冰凉怎么办?教你几招避免寒气手脚冰凉有可能是血液循环不通畅引起的,按摩肚脐能促进血液循环,可有效改善手脚冰凉的状况,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坚持泡脚,具有
-
中医治疗脚气病 有什么好的方法现在很多人都有脚气病的情况,本来这个病也是非常的容易传染,一不小心就让自己患上了脚气病,那么你知道,中医是如何治疗脚气病
-
中医药是如何治疗肺癌的肺癌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恶性肿瘤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非常快,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有着很大的威胁。该病的病因至
-
中医养生得先养神在中医中,养生要先养神,这样才能真正的养生。那么中医怎么养神呢?对养生又有什么样的帮助呢?下面我们就跟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详
-
中医治疗鼻咽癌有什么优势中医通过清热解毒,宣肺利窍,消痰散结。滋肝肾,补气血。凉血熄风,解毒散结等可以治疗痰浊凝聚型,阴血亏损型,火热内困型鼻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