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而闭经 中医巧施治

肥胖而闭经 中医巧施治

小李今年25岁,是一家外资企业的文秘小姐。婚后3个月体重增加了5千克,同事都说她“发福”了。她是听在耳里,急在心上,吃了很多减肥药也不见效果。最近她面部又有色素沉着,月经竟也几个月不来,可多次化验,却又没有怀孕。在医院,医生仔细地询问了她以往月经的情况,建议她检查内分泌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血睾酮、孕酮及催乳素,并初步认为她的渐进性肥胖与机体内分泌失调有密切关系。

  在我国古代,不少医学著作中对肥胖病的产生及其防治有许多精湛的论述。早在2000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指出:“肥贵人,则膏粱之疚也。”明确指出了肥胖是营养过剩所致,并说“其人脂而不寿”,这就指出了肥胖病对健康的危害。至明清《女科切要》已认识到月经失调与肥胖的关系,指出“肥人经闭,必是痰湿与脂膜壅塞之故。”

  一般认为,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5%称为肥胖症。肥胖可分外在型和内在型,外在型肥胖症最常见原因是饮食过量,缺少运动。内在型肥胖症,内分泌紊乱是其最主要病因,而女性最直接的反映是月经失调。这种月经病可表现为经血颜色紫暗,月经量少以至闭经。

  临床观察表明,肾上腺皮质过度增生、甲状腺功能减退、性功能不足、下丘脑功能失调都可表现为月经失调伴肥胖。此外多毛、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也与此有关。这类疾病中,20%的患者有中等程度肥胖,脂肪分布均匀,部分女性患者虽无多囊卵巢综合征,但月经量少,行而不畅,面部黄褐斑及肥胖逐渐加重,单纯服用减肥药、祛脂药无济于事。此时应结合激素水平的检测以区别功能性或器质性疾病,结合年龄及月经周期的阶段性分析虚实轻重。情绪不良对女性的月经也有明显影响,忧郁、焦虑影响*五脏六腑的功能,其中肝、脾、肾功能失调更是发生月经病、肥胖的重要因素。

  从月经失调伴肥胖的病因、发病过程来看,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标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临床以肾虚肝脾失调、痰湿内聚为病理要点,主要分肾虚湿阻与肝郁瘀热两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