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乳需慎防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属中医“乳痈”“吹乳”范畴,民间俗称为“奶疖”或“奶疮”。临床多见于哺乳期的初产妇女,好发于产后3~4周,一侧或二侧(临床一侧较为多见)乳腺红肿乳汁不通,患者自感畏寒,发热,患侧乳房红、肿、热、痛等等症状。一般就诊早期均能消散,延误治疗急易感染化脓;早期及时就诊,可免切开引流之苦。
哺乳期母亲断奶时应该逐渐减少哺乳次数,慢慢过渡,然后再行断乳,切勿断奶过于急骤,防止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徐某,女,31岁,就诊日期:2012.3。小孩一岁零三个月,就诊前三天断奶,引起两侧乳房肿胀,乳房质硬压痛,局部皮色微红,形寒身热,两侧胸腋疼痛,舌苔不薄白,脉浮数。治以疏风清热,回乳消肿。内服中药方:炒牛蒡子10克,金银花20克,蒲公英20克,醋炒麦芽60克,全瓜蒌10克,猪苓15克,薄荷8克,鹿角霜10克,泽泻10克,苍术10克,木通5克,甘草3克,三剂,水煎,饭后服,日服三次,每日一剂。每晚外以揉法推拿后,以炒紫荆皮150克,独活90克,赤药60克,白芷30克,石菖蒲45克粉细末用黄酒调和外敷1小时,下次敷前加黄酒适量调和再敷。
推拿方法:主要以揉、抹、挤三种手法为主,推拿时从上到下,也就是从乳根到乳晕部,先揉、后抹、再挤,力度适中,将肿胀的乳房和不通的乳管挤出乳汁,使乳房乳腺通畅。只要乳管一通,疼痛即止。
服完三剂后,二诊患者两侧乳房胀痛好转,由硬变软,身热已退,继以软坚散结回乳。内服中药方:炮山甲10克,浙贝10克,鹿角霜10克,猪苓12克,焦山楂20克,醋炒麦芽60克,泽泻10克,苍术10克,细木通5克,甘草3克,三剂,水煎,饭后服,日服三次,每日一剂。外治:推拿外敷同前。
三天后,患者两侧乳房肿胀消失,乳头仍能脐出少量乳汁,二诊处方再服三剂,随访,告之完全康复。
中医认为乳痈的发生主要由于初产妇乳络不畅,乳儿含乳而睡感风或因情志不畅乳汁过多,乳儿未吸尽宿乳,于是肝气郁结,宿乳积滞,互结为痈。《外科正宗》中曰:“夫乳病者,乳房阳明经所司,乳头厥阴肝经所属,诸筋所丧之处,乳子之母不能调养以致胃计壅滞为脓。”实际上初产妇乳头易破或凹陷,小儿口腔不洁或吮乳不出,乳管不通,以致排乳不畅,乳汁壅滞,又加上乳汁营养丰富,细菌易繁殖,所以起病快、化脓快,稍有迟误就难以消散。治疗乳痈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消为贵”。
预防与调护:
早期预防可防止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尤其是初产妇妊娠后期,经常用温热水或75%的医用乙醇擦洗乳头;孕妇有乳头内陷者,应该经常挤捏提拉矫正,可用小酒杯叩吸。产后预防乳痈,关键是避免乳汁淤积,应指导产妇合理哺乳,养成定时哺乳的习惯,保持乳汁排出通畅;乳汁过多时,可用吸乳器将乳汁吸尽排空,以防淤乳。经常保持乳头清洁卫生,随时更换内衣和乳罩,注意观察婴儿口腔有无感染,不可让婴儿口含乳头睡觉,同时,应该保持精神舒畅,避免情绪过度激动。饮食有节,忌食辛辣之品,不过食甘肥厚味。断乳时应该逐渐减少哺乳次数,然后再行断乳。
-
高血脂危害大该怎么办?4个方法降血脂高血脂会引发心脑血管堵塞,会诱发严重的疾病,吃药具有降血脂的作用,锻炼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尽量少吃肉,少吃动物脂肪,多吃一
-
枕头久不回弹的原因是什么现在我们睡觉的时候基本都是需要枕头的,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的枕头睡久了的话,会出现不能回弹的现象,睡久了人的身
-
酒后不能够做哪些事情酒是我们再常见不过的一种饮品了,在一些大型的聚会上面,我们都是需要用到这种饮品来增加气氛的。但是我们都知道,喝酒的话,对
-
嘴唇颜色变化的体现以及舔嘴唇的影响一般如果是健康的人的嘴唇的话,是呈现出红润的状态的,而且干湿也是很均衡的,现代人的生活一直处于很繁忙的阶段,所以身体也不
-
长期食用面包有哪些坏处现代社会,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时间变得紧凑,于是许多年轻人就懒于煮早餐,喜欢早上买面包吃。殊不知,外面买来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