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望诊之面色诊

中医望诊之面色诊

运用视觉,对*全身和局部的一切可见征象以及排出物等进行有目的地观察,以了解健康或疾病状态,称为望诊。因舌象、面色反映内脏病变较为准确。实用价值较高。因而形成了面色诊、舌诊两项中医独特的传统诊法。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中医面色诊的实用诊法。

身体的异常变化,可能发生在面部变化出现之前或之后。检查面部,可发现有骨的形状、肌肉紧张度、弹性、收缩力的变化,还可有肿胀、皱纹、结痂、缺陷、面部皮肤颜色改变及充血、疼痛等。如欲知哪一脏器有病,只要看一下面部所表示的部位,有无上述异常变化,如有,即表明其对应脏器有疾病,一般判断如下:

1、如果在面部出现皱纹、斑点和皮色改变,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失调。

2、如面部出现小疙瘩、充血、肿胀,表明所在部位的相应脏器遭受病菌感染,侵入血液。

3、黑眼眶,表明肾脏、卵巢或膀胱有病。

4、巩膜黄染表明肝脏有病。

现代面诊方法简便易掌握,而且诊断准确率亦较高,是现代中医诊断疾病的主要手段。

现代面诊研究

由于面诊在中医诊断疾病上有很重要的价值,不仅已引起许多现代中医学者的重视,且对面诊双进一步深入研究的成果,对临床诊断、治疗疾病有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