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如何“察言观色”

中医教你如何“察言观色”

面部色诊,主要是通过望诊来观察面部各部位的色泽变化,了解内在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面色是脏腑气血的外观,也是疾病变化的反映。正常人的面色微黄而带红润,略有光泽,称为“常色”。有病时,皮肤的光泽发生变化,称为“病色”。

满面白色有哪些病症?

   满面白色有正常的白色和疾病引起的白色两大类,实际意义各有不同。

   正常白色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明亮、润泽、含蓄,白色之中有红色掺杂其间。正常白色和不正常白色是有很大区别:满面白色如果太过、不及、白色独显、白色替代黄色显现,白不应时、白不应位,就可以称为病色。满面白色有淡白无华、苍白兼青、晄白虚浮、灰白暗淡等区别。

   满面白色主虚证、主寒证,是气虚、血虚、虚寒的征象。凡是气虚无力运行血液,血虚不能充盈于血脉,面色都可能变白。寒有实寒、虚寒之分。寒主收缩牵引,血脉收缩、气血不充、血液减少,面色也会变白。

满面黄色有哪些病症?

   黄色皮肤是炎黄子孙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如果脸部泛黄也可能代表身体某个部位发生了病变。满面黄色有淡黄、萎黄、黄胖、黄瘦、黄疸、阳黄、阴黄、黄滞、枯黄、苍黄等颜色变化。

   满面黄色主脾胃病,又主湿证。中医学认为,满面黄色是脾虚、湿蕴的征象。脾虚失运,生化之源缺乏,气血生成来源不足,或者水湿不化,湿蕴脾胃,充溢肌肤,所以颜面五官都显现出黄色。

满面赤色有哪些病症?

   不正常的红色或者太过、或者不及,或者一色独显,或者不应时、或者不应位。

   满面红赤色主温热火暑证。气血得热则行,热盛血行,皮肤血脉、血络的血液充盈,血液的红色充溢血脉,上荣于面,所以满面呈现红赤色。

   满面红赤主心病。例如急性风湿热伴有心肌炎,面色红赤,两颧红赤,口唇紫红,伴关节沉重酸痛,心悸,气短,胸闷,发热,水肿,或者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