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多少可以诊断疾病

出汗多少可以诊断疾病

人的身体分布着300万左右的汗腺。汗腺是由单层上皮细胞组成的细管状结构。汗腺一端为分泌部,有分泌汗液的作用;另一端为排泄部,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称为汗孔。汗液的排出,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同时也排出部分代谢废物。

  出汗是健康的标志

  出汗是健康的标志。然而,人能不能出汗,却预示着病情是否康复。例如,有些人偶感风寒,总是喝完姜汤后卧床,盖上被子,一旦出了汗,病就基本上好了。

  出汗可以将体内和体表的一些污物排出体外,给身体做一次大扫除。由于体温升高,可以将体内的一些细菌杀死,然而又正是由于汗液的适当分泌,使得体温可以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不会给*带来伤害。出汗,可使控制汗腺的神经系统得到锻炼,使之更敏感,更好地控制*温度。

  出汗多少可以诊断疾病

  从中医角度来看,汗是津液的代谢产品,出汗的多少与否,直接影响到*的健康。我国传统医书《内经》也列出许多用“出汗”诊断疾病的例子。

  消渴病(即糖尿病)患者出汗较少,但小便却多:肝臌胀(即肝硬化)患者的汗液呈黄色并略带腥味。

  老年人半身出汗可能是中风的先兆;体质虚弱的人,睡眠时容易盗汗;而在高烧出汗后,常常会导致体温下降、四肢冷厥等症状。

  低血糖,引起低血糖的原因很多,可以以交感神经过度兴奋症状为主要表现,发作时因血糖突然下降刺激交感神经兴奋,释放出大量肾上腺素,可导致病人面色苍白、出冷汗、手足震颤等。糖尿病,由于合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常常也有出汗异常增多等现象。但患者同时有“三多一少”:即“多食、多饮、多尿和体重减轻”。通过血糖检查和尿糖检查一般不难做出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