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泄泻1例诊治分析
泄泻一证,其致病原因,多种多样。治泻方法,大要言之,暴泄不可骤用补涩,久泄不能漫投分利。因病制宜。随证施治,这是治疗泄泻的大法。
曾诊治一老年患者,70岁,患者泄泻已达数月之久,经中西医治疗罔效。来诊时,形瘦肢倦,气短懒言,由其家人抱扶而来。每日大便10余次,质稀色黄带馊气,溺少色黄,脘腹常疼痛上顶,腹胀肠鸣,虚痞不食,食后嗳气,恶心或泛酸,胃中灼热,口渴欲饮,舌燥咽干,舌质红绛、苔剥而黄糙,双脉虚弦而数。四诊合参,此乃脾虚失运,久泻胃阴亏损,肝气不敛。遂以甘凉养胃,敛阴柔肝,佐以鼓舞脾胃之晶。处方:麦门冬、北沙参各12克,太子参、淮山药各15克,制半夏9克,炒户芍6克,粉葛根20克,粳米1 撮,大枣6枚,炙甘草 5克。
二诊:上方进服3 剂后,泄泻减为每日 3~4次,胃纳渐启,余症减而未除,舌脉象如前,前法既效,按原方加减。处方:麦门冬、北沙参各12克,太子参15克,制半夏、荷叶、炒白芍各6克,淮山药、粉葛根各30克,粳米1撮,大枣6枚,乌梅炭9克,炙甘草5 克。
三诊:续进上方3 剂,大便日解2次,能食米粥1碗,神情渐旺,能步行,唯口仍有燥渴,舌红苔稍改善,脉有起色,循法再制,守原方易炒白芍为生白芍,加天花粉15克。续进5剂,食纳增进,大便正常,诸不适均和。继以参岑白术散调治自安。
体会:本案属久泻正虚,脾虚阴火病证。临床见证是脾脏气虚下陷,气短神疲,肢倦嗜睡,大便泄泻等脾虚证,但又见心胃阴火上冲,身热、烦渴、胃中灼热等虚热证,实属脾之气虚不运,而胃之阴火时起的热中证。一般脾气虚,多见中寒证,但李东垣有饮食劳倦内伤脾胃“始为热中”的论点,这是因为内伤脾胃,升降失常,而反使清气在下以生寒,浊气在上以生热之故。治疗仿麦门冬汤法获良效。正如喻嘉言曰: “此方治胃中津液干枯,虚火上炎,治本之良法也。”方中麦冬、沙参滋肺胃之阴;太子参、粳米、红枣、甘草补益脾胃;半夏展化气机,开胃行津;佐用白芍敛阴而柔肝,培土而抑木,其与乌梅、甘草相伍,酸甘化阴,同时乌梅炒炭后又有止泻之功;补以花粉清热生津,荷叶、葛根升发清阳,鼓舞胃气,有止泻泄作用;更重用淮山药补益脾胃,养肺滋肾。全方组合,补与泻、升与降、辛与润、甘与酸巧妙配合,实有殊途同归,相反相成之效用。
-
消化不良怎么办?三个食疗方助你健脾开胃消化不良是比较常见的问题,消化不良会出现胀气的现象,也会出现胃部隐痛的问题,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消化不良可以通过食疗来
-
营养不良怎么办?教你几种缓解措施营养不良是人们常见的问题,营养不良主要是偏食或挑食引起的,也可能是过度减肥造成的,大家应该要了解其原因,做好饮食结构的调
-
食欲不振如何调理?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食欲不振是常见问题,了解食欲不振的具体原因,对症治疗才可以取得好的治疗效果,增加微量元素的摄入量,促进肠胃功能的蠕动,可
-
经常消化不良怎么办?消化不良主要是肠胃功能紊乱造成的,也可能是饮食结构不合理引起的,尽量选择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否则会导致消
-
发生痔疮有哪些中医治疗偏方生活中长时间的站立,并且经常性的熬夜、食用辛辣食物、烟酒刺激等,导致有些人发生严重的痔疮疾病,造成在每次进行排便时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