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调月经应该先辩自身体质
女性在月经前后,总会有一些身体上的反应,正常的反应是没事的,但是如果这种反应影响生活和健康了就要重视起来了。尤其是很多的女性月经不准时,数量或多或少,痛经,一定要进行调理,但是中医认为,女性要“调月经”,首先要正确辨认自身体质,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
滥补误补不但无益,还可能起反作用。
很多女性在月经前后身体会出现各种异常现象,这些都是月经不调的症状。月经前后的状况、经期量多量少等特定的全身症状,可以帮助你判断自己月经不调的类型,从而进行对症的调补。
调月经:先辩自身体质
经期常常感到手脚冰冷、用热水袋热敷会感到舒服,经期后感到贫血、身体虚弱……许多女性来月经时都会出现上述的感受。于是,久而久之,坊间开始流行起“月经不调为气虚、血虚所致”的说法。吃红枣桂圆、芝麻阿胶等各种经期滋补方也一直流行不殆。
中医专家提醒,女性要“调月经”,首先要正确辨认自身体质,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滥补误补不但无益,还可能起反作用。
在中医妇科理论中,月经不调的主因为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生活所伤、体质因素等。体质禀赋于父母,但受后天环境、饮食、精神、心理、性格、情绪等因素影响大。因此,体质因素导致月经不调,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看月经辩体质 依体质调月经
A、气滞血瘀型
或先或后,量多少不定
【表现】月经提前或推后,量多少不定,行而不畅,血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则疼痛减轻。经前或行经初期小腹胀痛拒按,部分人甚至闭经、崩漏(量多如注或漏下不止)、不孕。
常伴有经前乳房胀痛、胸胁不舒、小腹胀痛或刺痛(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舌黯红、苔薄白、脉弦。
【调经】
“气滞血瘀型多由肝气郁结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专家表示,出现这种情况很多时候是因为生活、工作压力大,心情不舒畅所致。
此类型的月经不调人群首要调节心情,保持愉快心境,有助于缓解症状。
在经前可以用行气化瘀的药物调理。经期血块多、腹痛的人群,经前经期可以适当用丹参或田七煲瘦肉,或者用益母草煮鸡蛋或瘦肉食疗方有助减轻腹痛、减少血块。
月经后以滋阴补肾健脾为主,适当采用百合、麦冬、合欢花、浮小麦、砂仁等煲瘦肉食疗。
B、血热型
月经提前,量多或延长
【表现】月经提前、量多或经期延长。经色鲜红,质稠,有血块。
经前/经期小腹灼痛,痛连腰骶,或平时小腹疼痛,白带量多、色黄、质稠、臭秽。实热者常伴有言语高声大气、面红目赤、口舌生疮、口干口渴欲冷饮、便秘、尿短赤、舌红苔黄厚腻、脉数等症状;虚热者常伴有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便秘、舌红少苔、脉细数等表现。
【调经】
饮食应当少燥热,所谓热能动血,经后可以适当补充凉血的食材。比如沙参或麦冬煲水鱼或老鸭,或炖兔肉吃达到滋阴润燥的作用。
燥热情况严重的,可以用生地黄、土茯苓等煲汤。
C、气血虚弱型(血虚)
月经延迟,月经量少
【表现】月经延迟、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无血块。经净后小腹隐隐作痛,喜温喜按或小腹及阴部空坠不适,婚久不孕或反复自然流产。常伴有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声低气弱、心悸气短、面色苍白、爪甲不华的表现。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
女性内分泌失调,6个方法帮你轻松摆脱很多女性都会有内分泌失调的症状,好好的皮肤突然长斑了,总是不明不白地发胖,身体的某些敏感部位会出现肿块等等。其实这都是内
-
女性内分泌失调的表现和调节激素的分泌有着其自身的节律,季节变化、昼夜更替、睡眠、饮食和应激均属于影响激素节律的因素,为了适应各种因素的变化,激素反
-
内分泌失调怎么办?你知道调理方法吗内分泌失调会诱发多种问题,不仅会导致皮肤变得越来越差,还会影响到情绪,会出现情绪烦躁的问题,也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生活不
-
女性内分泌失调怎么办 食疗可有效调理内分泌失调是女性比较常见的问题,内分泌失调的人群可通过食疗进行调理,增加微量元素的摄入量,多吃些蔬菜水果,可以起到调节内
-
中医如何调理内分泌失调?内分泌失调会引起气血循环不畅,并且会严重影响到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内分泌失调的人群可以通过中医调理,大家尽量采取合适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