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咳嗽的原因

引起咳嗽的原因

咳嗽是我们平时最常见的病症之一。感冒也会引起咳嗽,大家都会认为咳嗽是呼吸道疾病的一种,是呼吸道出了问题,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引起咳嗽的原因有很多,并不一定是呼吸系统出问题了。下面就让寻医问药中医频道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引起咳嗽的原因

学会自我辨别药源性咳嗽

咳嗽可以说是一种保护性生理反射,是常见的呼吸道症状,不同原因导致的咳嗽表现也会有一些区别。药源性咳嗽的具体表现为咳嗽与服药有直接关系,在用药后一天至数周后出现;为较频繁的干咳、无痰,伴有咽喉部位刺激性、针刺样的感觉,夜间、睡前、休息时咳嗽容易发作,受异常气味或上呼吸道感染后易诱发;女性多于男性;一般在停药4周后咳嗽症状会减轻或消失。可诱发咳嗽最常见为心血管疾病用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约有6%~14%的患者在服药后可出现咳嗽症状。

常见咳嗽的都有哪些特点

1.心脏疾病引起的咳嗽咳嗽同时多伴有心悸、气短、水肿等问题;

2.哮喘引起的咳嗽咳嗽有季节性,常多发生在春秋季,且以夜间、清晨、感冒或运动后诱发或加重;咳嗽持续数周或数年;应用止咳药效果不明显,而应用平喘、抗过敏药或激素类药物时疗效好;

3.胃食管反流 引起的咳嗽咳嗽多发于餐后或夜间平卧时,坐起或站立时好转。

ACEI类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英文缩写为ACEI,药物名最后2个字为“普利”的药物均属此类,如贝那普利(洛丁新)、依那普利(悦宁定)、卡托普利(开博通)、雷米普利(瑞泰)、福辛普利(蒙诺)、培哚普利(雅施达)、西那普利(抑平舒)等。

咳嗽ACEI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

CEI 类药物的应用无疑是心血管用药史的里程碑,其发生机理为ACEI类药物可阻碍血管紧张素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从而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起到降压、扩血管的作用,是高血压、心力衰竭、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常用药物。ACEI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大约已有30年的历史,其不良反应也是在用药过程中逐渐被发现,最初认为只有在大剂量应用该类药物时才会出现不良反应,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在常规剂量下一些不良反应也可出现,如咳嗽、低血压等。

并不是所有人服用ACEI类药物均会出现咳嗽的不良反应,有些人服药后可没有任何不良反应,有些人在服用降压药开始会出现咳嗽,但经过1~2个月就可适应,不再咳嗽;但是有些人不但持续咳嗽,甚至严重影响到睡眠。咳嗽的发生与药物剂量的多少无关。

ACEI类药物导致咳嗽的机制到目前为止还不明确,一般认为咳嗽的发生与缓激肽酶-缓激肽系统有关。缓激肽在体内蓄积刺激机体释放组织胺,从而增加咳嗽反射的敏感性。

轻症咳嗽可不必停药

由于不同的人对ACEI类降压药的反应不一样,服该类药物后疗效很好,咳嗽等不良反应较为轻微,在能耐受的范围之内,可以不必停服该类药物。如果是服药后咳嗽剧烈影响了日常生活时,在停药后基本上均可缓解,需要说明的是,停药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高血压情况更改用药,千万不能擅自停药,以免影响到血压的稳定。

因此,咳嗽并不是一定因为我们的呼吸系统而产生的,也有可能是因为我们吃药引起的。咳嗽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找到咳嗽的根本原因才能痊愈。当然正在服药的人若出现咳嗽不止,要了解可能是因为药物引起的,应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