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按摩5穴位 摆脱感冒危机

中医教你按摩5穴位 摆脱感冒危机

感冒是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在季节更替的时候一些抵抗力比较弱的人,患有感冒太正常了,感冒虽然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治愈,但是感冒带来的很多症状也是会让人不舒服的,那么如何预防感冒疾病呢?中医为你介绍穴位按摩预防感冒的方法!

中医穴位按摩预防感冒

足三里:膝眼下3寸,因是个强壮全身的穴位,民间便有“揉揉按按足三里,相当吃只老母鸡”的说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先屈膝,将一手掌心正对膝关节髌骨上,四指向下伸直,中指尖所到达之点外侧旁开1寸处即是此穴位。然后用一指推法,推5~10分钟;再用摩擦法轮摩100~200次。搽点按摩液或正红花油等在穴位上,效果更好。艾灸此穴10分钟,每日1~2次,效果也很好,但不适于婴幼儿。

风门: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即旁开2横指。按摩此穴位对伤风、发热头痛、咳嗽、项强、胸背痛等效果较好。具体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同足三里。操作此法应由家人或是借助按摩仪施行。

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即旁开2横指。按摩此穴位对感冒、咳嗽、气喘、吐血、潮热、骨蒸、盗汗、鼻塞等效果较好。具体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同足三里。操作此法应由家人或借助按摩仪施行。

大椎:第七颈椎棘突和第一胸椎棘突之间。按摩此穴位对感冒、疟疾、咳嗽、气喘、癫痫、骨蒸盗汗、头痛项强、风疹等效果较好。具体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同足三里。如果自己反背手能触摸到此穴位,亦可自我按揉点压。

神阙:肚脐的中间,即我们常说的肚脐眼。按摩此穴位对感冒、腹痛、泄泻、脱肛、水肿、虚脱等效果较好。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右手掌心置于肚脐,左手重叠于右手背,顺时针方向摩50~100次;换左手在下,逆时针方向摩50~100次,以腹部发热为宜;然后再以两手掌心向内相重叠,手心置于肚脐,向下擦搓30~50次,以下腹部发热为宜。亦可用一指尖或指腹点揉按脐眼3~5分钟。操作此法自己或家人或借助按摩仪均可施行。

除上5个穴位,还可配合以下食疗:

1、姜蒜红糖汤

配方:生姜30g、大蒜30g、红糖适量。

做法:生姜洗净切成薄片,如果不能耐受大蒜的可用葱白5-6根代替,和红糖一起放入砂煲内,加水约100ml,用猛火煮10-15分钟即可,趁热饮用,同时可以将大蒜吃下。1天一次,连喝2-3天。

2、双花茶

配方:金银花、菊花各30g。

做法:取金银花、菊花洗净后一起放入砂煲内,加水约100ml,用猛火煮10-15分钟即可,放凉后饮用。1天一剂,连用2-3天。

3、生姜苏叶粥

配方:苏叶10克、生姜3片。

做法是:将白粥熬好后放入苏叶和生姜,再开锅就可食用了。

4、桑叶枇杷粥

配方:桑叶18克,枇杷叶10克,甘蔗100克,薄荷6克,大米60克。

做法:将上述食材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加入大米煮至粥稠,趁热服。

通过介绍我们对于如何采用中医的疗法预防感冒疾病有了一定的认识了,中医博大精深,我们要注意学习,有时候一些简单的方法就可以让我们远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