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热 中医治法稳而建
春季,早晚温差大,这样的天气易使人感冒,如果发烧,很多人习惯到药房买点退烧药,觉得西药快,但缺点是易反复。而中医退热是标本兼治,不易反复,河南省中医院针灸科吕沛宛医师向大家介绍几种中医退热法。
中医认为,感冒是分类型的,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不一样,同样,退热方法也不一样。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
辛温解表退热 此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发汗退热,即服用辛温的药物达到退热的目的。这种退热法适用于那些外感风寒的患者,外感风寒其实包括很多不同的症状,这里以两类常见症状来说明,一类如头痛、怕风、怕冷、发热、咽喉肿痛、干呕、不时出汗。一类如头痛、身痛、多喘、怕冷、发热,但不出汗等。针对第一类症状常用的退热法是桂枝汤(方含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根据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对药物进行加减。其服用方法也有讲究,喝过汤药后停一会儿,多喝热稀粥,用谷类的力量滋养脾胃、加强药力,不仅容易出汗,而且不易反复。同时,要禁食生冷黏腻、酒肉等。后一类常用的退热法是麻黄汤(方含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此药的发汗力量较大。
辛凉解表退热 适用于外感风热的的患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有汗、头痛、口渴、咽喉肿痛、咳嗽、不怕冷、怕热等,常用辛凉解表药,如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等,代表方如桑菊饮、银翘散等,需根据不同的症状选用。它是在病初起时用辛凉发散药使热外透,从而达到退热作用。
泻下退热 顾名思义,患者大便不通、腹胀胃满、腹痛、按之发硬,实热积滞在内。这时需要用通腑泻下的药物将积滞由大便排到体外,来达到退热的目的。一些消化不良的幼儿也常容易因食积感冒,症状有便秘、手足心热、口臭有异味等,常以消食导滞为主,食积解了,热自然就退了。
寒凉药退热 还有一种高热不退、昏迷乱语、身上有出血斑点的发热,说明热邪侵犯*已到较为严重的程度。这时宜采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退热方法,代表方剂是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
针灸退热 在患者高热不退时可采用针刺曲池、大椎两个穴位,然后用罐拔出血,从而达到退热目的。也可在曲池穴注射退热针剂,多用于实热证。
和解退热法 还有一种感寒发热的类型,也就是发热、怕冷在患者身上同时发作,高热不退,中医认为它的病因多为半表半里。这时既不可发汗,也不可泻下,而要采要用调和的方法解除热邪,同时调和肝脾与肠胃,因此称为和解退热法。代表方剂是小柴胡汤。(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中医认为,感冒是分类型的,症状不同,治疗方法不一样,同样,退热方法也不一样。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
辛温解表退热 此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发汗退热,即服用辛温的药物达到退热的目的。这种退热法适用于那些外感风寒的患者,外感风寒其实包括很多不同的症状,这里以两类常见症状来说明,一类如头痛、怕风、怕冷、发热、咽喉肿痛、干呕、不时出汗。一类如头痛、身痛、多喘、怕冷、发热,但不出汗等。针对第一类症状常用的退热法是桂枝汤(方含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根据具体情况在此基础上对药物进行加减。其服用方法也有讲究,喝过汤药后停一会儿,多喝热稀粥,用谷类的力量滋养脾胃、加强药力,不仅容易出汗,而且不易反复。同时,要禁食生冷黏腻、酒肉等。后一类常用的退热法是麻黄汤(方含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此药的发汗力量较大。
辛凉解表退热 适用于外感风热的的患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有汗、头痛、口渴、咽喉肿痛、咳嗽、不怕冷、怕热等,常用辛凉解表药,如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等,代表方如桑菊饮、银翘散等,需根据不同的症状选用。它是在病初起时用辛凉发散药使热外透,从而达到退热作用。
泻下退热 顾名思义,患者大便不通、腹胀胃满、腹痛、按之发硬,实热积滞在内。这时需要用通腑泻下的药物将积滞由大便排到体外,来达到退热的目的。一些消化不良的幼儿也常容易因食积感冒,症状有便秘、手足心热、口臭有异味等,常以消食导滞为主,食积解了,热自然就退了。
寒凉药退热 还有一种高热不退、昏迷乱语、身上有出血斑点的发热,说明热邪侵犯*已到较为严重的程度。这时宜采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的退热方法,代表方剂是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
针灸退热 在患者高热不退时可采用针刺曲池、大椎两个穴位,然后用罐拔出血,从而达到退热目的。也可在曲池穴注射退热针剂,多用于实热证。
和解退热法 还有一种感寒发热的类型,也就是发热、怕冷在患者身上同时发作,高热不退,中医认为它的病因多为半表半里。这时既不可发汗,也不可泻下,而要采要用调和的方法解除热邪,同时调和肝脾与肠胃,因此称为和解退热法。代表方剂是小柴胡汤。(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相关文章
-
呼吸系统疾病注意什么?如何护理更好呼吸系统疾病给人体造成的危害非常大,尤其会严重影响到肺部健康,会出现呼吸障碍问题,会有呼吸困难的情况,呼吸系统疾病应该要
-
老年性哮喘如何治疗?老年人更容易得哮喘,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应该要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加强人体的抗病能力,能缓解哮喘的症状,治疗哮喘要规范化
-
中医如何治疗鼻窦炎?中医治疗鼻窦炎效果比较显著,最好选择中医中药治疗,并且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养成勤喝水的习惯,鼻窦炎的患者要做好保暖工作
-
如何护理哮喘患者?哮喘患者最好选择中医治疗,并且要保持乐观的情绪,有助于疾病的治疗,过分紧张会加重哮喘的症状,并且要增加养分的摄入量,同时
-
支气管哮喘怎么办?支气管哮喘发作时,应该要消除紧张的情绪,缓解紧张压抑的情绪,并且要注意饮食清淡,同时也要了解引起的过敏原,尽量远离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