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上的一些清热解毒的药方
凡药性寒凉,以清泄里热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清热药大多药性寒凉,少数平而偏凉,味多苦,或甘,或辛,或咸。多人肺、胃、心、肝、大肠经。能清热、泻火、凉血、解热毒、退虚热,兼能燥湿、利湿、滋阴、发表等。
清热药的药性都属寒凉,按“热者寒之”的治病法则,本类药物主要用于各种热证。所谓热证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它不仅指体温升高的发热,而且也泛指体温虽正常或接近正常,患者常具有某些热证症状,如口干、咽燥、面红、目赤、大便于结、小便短赤、五心烦热、舌红苔黄、脉数等,都属于热证的范畴。
热证根据其发病的部位、性质和病情的轻重可分为表热证和里热证两型。表热证的特点是虽有发热,但时有恶寒。有表证者当用解表药治之。里热证则不同,它是由于外邪内传入里化热,或因内郁化热所致的一类症候群,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不恶寒反恶热,口渴,心烦口苦,呼吸迫促,小便短赤,大便于结或兼有便秘,腹胀,苔黄脉洪,甚至神昏谵语,发狂等。
里热证根据其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实热和虚热两类,实热又可进一步分力气分热、血分热、湿热和热毒疮疡等各种类型,针对其不同类型和药物性能的差异,将清热药分为以下六类:
清热泻火药:本类药物因有“寒凉折火”的性能,故主要用于清气分实热。常用药物有石膏、知母、栀子等,白虎汤为其代表方。
清热凉血药:主要用于清解血分实热。所谓”血热”是指在温热病(相当于感染性疾病的极期和晚期或败血症期)出现的发热、烦躁、神昏谵语、皮肤发斑发疹(皮下出血)、衄、吐血、便血等并发症,以及由“血热妄行”所致的其他出血症,本类药物可通过其清热作用而达到凉血的目的。常用药物有犀角、生地黄、玄参等,犀角地黄汤为其代表方。
相关文章
-
手脚冰凉怎么办?增加热量的摄入手脚冰凉主要是气血循环不通畅造成的,体内缺乏热量也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女性更易出现手脚冰凉的问题,平时应该要增加热量的
-
湿热体质的食物和药膳调理方法很多的人会出现湿热体质,这严重的影响到了我们的生活,平时大家需要注意合理的进行调理,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一些食物和药
-
清热解毒的中药大全 你知道几种有哪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呢?中药有很多的类型,不同类型的中药有着不同的功效,比如滋补类中药,祛风湿的中药等等,清热解毒的中药
-
清热去火食疗方法有哪些在日常生活当中,很多的人会出现虚火,平时大家需要注意清热去火的方法,以免影响到自身健康,并且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家需要注意
-
去火气的中药大全 远离“火”险威胁去火气的中药有哪些?上火是冬季时节常见的情况之一,天气干燥,加上我们会食用一些温补的食材,这就更容易导致上火的发生,出现